飘天文学 > 逆行大唐 > 第105章 奇人怪语

第105章 奇人怪语

作者:丈量几寸心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逆行大唐 !

    不过赏景的好奇心却会被时间渐渐消磨,白雪笼罩的华山在岳风的眼中也渐渐变得俗气了起来。

    他现在已累了,他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

    可是仇贤和吕越在前面却没有半点想要停下来的意思,就连王怜云和江茯苓也没有半点累的样子。

    而前路似乎还有很远很远……

    其实他不知道,前路已并不太远。

    又走了约半个时辰,仇贤忽然从登山道转到一旁的岔路上。

    又走了几十步,穿过林荫,便看见一缕炊烟从远处茅屋升起。

    那几间错落的茅草屋,似乎正是他们的目的地。

    这里不过是华山的半山腰,离“绝顶”还不知有多远!

    “难道这几间茅屋就是所谓的“清风观”所在?李勤时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点吧!”岳风如是想着。

    他这个时候,竟没有奇怪,为什么仇贤会对这个地方如此熟悉。

    走近茅草屋,一抬头,便看见院子前的大门上挂着一块门匾。

    上书“半山堂”三个大字。

    岳风是个略懂书法的人,他能看出那三个字行笔飘逸,笔力遒劲,造诣非凡。

    想必这草屋里住着的,定然是世外高人。

    “这世外高人是否就是那‘云清道人’?”

    大门半掩着,只需要轻轻一推,就可以轻松走进去。

    但吕越却并没有去推门,而是很有礼貌的拿着门环敲了两下。

    敲门声还未落下,左侧的门忽然缓缓打开,一个扎着两个冲天发髻的小童出现在门内。

    只见那小童看上去十一二岁左右,身穿素青色道袍,两根红丝带在发梢飘荡。

    生得是唇红齿白,面目含笑,加上举止文雅,俨然一个自幼修持的俊秀道童。

    那道童对吕越微微一笑,朝仇贤走来,躬身一礼道:“师尊今晨起卦,算得公子午时到访,特命我在此等候,公子请。”

    这道童看上去早已识得仇贤,知道他才是正主。

    岳风下意识地望了望天空,见阳光直照,心中一惊:“难道这世上真有如此神奇的术数?连何时有客到访都能算到?”

    “多谢小师傅。”

    仇贤很有礼貌地回以微笑,然后转身道:“子风兄,清风观到了,咱们到里面去歇息下吧。”

    “清风观?”

    “这里不是半山堂么?怎么成了清风观!”

    岳风脑中一头雾水。

    岳风站在仇贤身后数步之外,那道童一开始还以为他只是上山的观光客,并不在意。

    现在听仇贤呼唤,才得知他们是一路的,不由得一脸好奇地向岳风望去。

    这一看,也不知他是看到了什么,眼神中忽然显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

    不过他迅速转过了身,并没有人注意到。

    三人跟着道童进入草屋,来到客厅,道童拱手道:“诸位请稍坐,我这就去请师尊出来。”

    岳风等道童离去,抑制不住好奇,问道:“这云清道人究竟是什么人?怎么明知我们来了,还要卖这些关子?”

    “子风兄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们到这里来扰道长清修,道长愿开山门一见,已是莫大的机缘,哪里还敢让道长坐等呢!”

    仇贤像是深怕别人听了去,故意压低声音。

    “还有,这里不是半山堂么,怎么成了清风观?”岳风又问道。

    “子风兄有所不知,清风观本在华山绝顶,但如今已入了冬,峰顶寒气逼人,这半山堂也算是道长过冬之所。”仇贤笑道。

    岳风闻言,暗道:“他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而且我们是突然造访,并未提前通知,这道长能知道,肯定是能未卜先知的世外高人。”

    “自古以来,高人都脾气古怪,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将他们两拒门外,就是很客气的了。”

    “至于这里究竟是‘半山堂’还是‘清风观’,我何必去管,只要有那云清道人在就行了。”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素青道袍,留着几缕花白胡须,手持拂尘,一身仙风道骨的道人走了出来。

    仇贤听到脚步声,当即站起身来,一脸恭敬地向前走去,躬身道:“晚辈又来搅扰道长清修,还望道长勿怪。”

    “他们果然认识!这可真是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岳风吃惊地看向仇贤。

    一旁的吕越见状,却是暗暗发笑,一副看戏的姿态。

    “小友无需介意,你我虽只见过一面,但已成忘年之交。小友要来,老朽随时欢迎,请坐。”

    话音一落,仇贤回身坐下,道人也在主位落座。

    待众人坐定,那道人又微笑着问道:“小友此去洛阳,可曾了了心事?”

    “承蒙道长指点,晚辈此去洛阳,虽未寻得宝物,但有幸结识岳兄,已算是不虚此行了。”仇贤正色道。

    说话间,仇贤指了指一旁的岳风。

    道人闻言,朝岳风看去,忽然一脸惊讶的站起了身,来到岳风面前,仔细地审视起了岳风的面相,越看神情越是惊异。

    不论是谁,被这样盯着看,都会感到奇怪。

    岳风也不例外,他甚至已被盯得有些恼火了,出声问道:“不知在下的脸上可有什么异物?让道长露出这般神情?”

    道人闻言,才发现举止有些不妥,赔笑道:“小友误会了,老朽一生相面无数,像小友这般奇怪的面相还是第一次见。一时唐突,还望小友莫怪。”

    此言一出,岳风顿时感到十分好奇。

    他哪里还顾得上责怪,心头想的,只有如何让这世外高人给他指点一二!

    他连忙起身行礼道:“道长既会相面,不知可看出了什么?”

    “看来小友是要考一考老朽,小友面相虽怪,但仍有一些端倪可寻。老朽就说几点,小友看老朽解得对不对?”道人抚须笑道。

    岳风闻言,心中更是好奇,连忙道:“道长请讲。”

    “方才片刻之间,小友面相就已三变,此实怪像,老朽推测,小友非此地人也!”道人正色道。

    “道长说的是,我本是从洛阳来的。”

    岳风闻言,着实心惊,但还是故作镇定,微笑道。

    道人却大笑道:“小友误会了,老朽是说小友虽本是此地人,但因缘际会,适游他乡,历经一纪之数,如今去而复返,命途已变,故而面相也随之改变,直到小友……”

    道人还未说完,岳风便情不自禁的打断道:“道长所言,可有根据?”

    道人笑道:“老朽从不妄言,难道小友就从未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改变?”

    虽然道人的话听起来神秘得很,但却充满着暗示,岳风也听懂了一些。

    而且深深为之折服。

    但他总感觉不对,问道:“道长方才说一纪之数,去而复返,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