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重返激情年代 > 102、朱辛庄

102、朱辛庄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重返激情年代 !

    “童厂长,听说您要自己找演员?”

    “是啊,会不会不方便?”

    “不会的。我们这里选好场景,选好拍摄日期后,直接通知演员过来就可以了,最多也就一天就可以完成拍摄。”

    其实童建国也没把握能弄到演员。

    但他大概有了目标。

    那就是华夏第一部外景电视剧《有一个青年》的主演张铁林。

    实际上,上一世童建国并不知道张铁林是华夏第一个演外景电视剧的演员。

    还以为他的第一部电视剧是《还珠格格》。

    这会儿的张铁林长着一头卷发,一身的奶油气,丝毫不逊色于21世纪20年代的那些小鲜肉们。

    最适合代言童建国他们的高档的、有逼格的旅行箱了。

    而且,这会儿的人也比较傻,都不懂什么代言不代言的。

    像张铁林这样的大一学生,演一部电视剧估计也就能拿到几百块钱。

    让他用一半天的时间拍一个小广告,给他几百元,他不得蹦高乐啊。

    和电视台敲定分镜脚本后,童建国就直奔燕京。

    下了火车,童建国直接在德胜门附近订好了宾馆,然后就来坐345路车,直奔沙河朱辛庄而来。

    10年动乱期间,首都的几所艺术院校都被下放到郊区。

    最近一年,有的院校已经回城了,北电依然还在乡下,在沙河朱辛庄那边。

    童建国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站。

    来到北电门前时已经是下午3点钟了。

    学校周围杂草横生,校园小路上到处是来来往往的大龄青年们。

    跟后世的艺校生比,他们不仅年龄大,相貌路人,还有些土。

    但在当下,他们已经算是男女青年中出类拔萃的了。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欣欣向荣、自信满满的神情。

    童建国极力想认出未来的某一位明星。

    比如像朱时茂、张艺谋之类的。

    但瞪大双眼寻摸了半天也没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正打算随便找一个人打听张铁林时,突然看到一张有些眼熟的面孔。

    那同学穿着背心儿裤衩正在跑步。

    略有些瘦长的脸,目光炯炯、线条硬朗。

    身上的肌肉虽然不算健硕,但也结实饱满。

    “张丰毅?”

    “老师!您叫我?”

    张丰毅立刻停下脚步气喘吁吁走过来。

    “哇,真是你,变化不大啊。”

    张丰毅摸摸脑壳,露出骆驼祥子式的经典傻笑:“嘿嘿,老师您以前见过我?”

    “呵呵,算是见过吧。”

    “真的?您是不是来选演员的?”

    “这个……”

    童建国突然决定改一下剧本。

    在他送给电视台的那个分镜脚本中有两个角色。

    一个是采购员模样的时髦青年。

    一个是干部模样的中年人。

    但眼下看着张丰毅,童建国忍不住就想把中年人换成张丰毅。

    孔武有力、大包小卷的回城知青。

    跟一身奶油气的张铁林形成强烈反差。

    “是啊,我觉得你挺适合的。”

    “真的啊?谢谢老师。”

    “不用客气。”

    “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一个小广告片。”

    “广告片?”

    他们这些未来的大明星对广告片还没有概念。

    “就是一种小短片。”

    “不知会占用多长时间,用不用跟教导处说一声……”

    这会儿北电的管理还不算严格。

    不像后世,在校生出去拍戏要特批。

    如果是女同学就难免要经历黄老师、黄教授们胯下那关。

    眼下虽然不严格,但如果占用较长时间的话,恐怕也得打个招呼,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同意才行。

    “拍摄时间不超过一天。”

    “那肯定没问题。”

    “报销来回路费,住宾馆标准间。”

    “标准间是啥?”

    “就是有厕所能洗澡能看电视,一间房就两三张床。”

    “哇,那是高干待遇啊。”

    “必须地!你将来会成为大明星的。”

    “谢谢老师!忘了问了,您是……”

    “我是盛京电视台的。”

    “哇,盛京?大城市啊!”

    张丰毅不完全是阿谀奉承。

    眼下,盛京属于华夏第四城,绝对算大城市。

    除了北上天,就是盛京了。

    不光是城市规模,GDP也一样。

    “还好,还好。一分半钟的小短片,你想要多少钱?”

    “不用给钱,老师您真客气,能拍片子就挺好,又占用不了多少时间。”

    “给你200元吧。”

    “啊?太多了!太多了!”

    “就这样,再多也给不了了。”

    “谢谢老师。”

    “我还想找个人。”

    “嗯,用不用我帮您找?”

    “张铁林你认识吗?”

    “哈哈,太认识了,我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

    “那你把他叫来!”

    “好的,老师您等着啊!”

    张丰毅小跑着离开了。

    童建国正东张西望一会儿,张丰毅和另一个身材略瘦小的,眯缝小眼睛的伙计拖着张铁林过来了。

    跟这个学校里的其他同学比,张铁林确实长得很洋气。

    自来卷头发,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个子,细皮嫩肉的,妥妥的小鲜肉。

    张丰毅和另一位同学站在他面前就像两个刚回城的知青。

    打量几眼,童建国认出了那个小眼睛。

    “这位是谢园同学吗?”

    “老师,您也认识我?”

    “嗯,还好。”

    张丰毅得意地说:“没跟你说吗?这位老师很有眼力。”

    跟张丰毅、谢园相比,张铁林就显得有些臭屁。

    还不知深浅地伸出手来:“听说您是盛京电视台的……”

    童建国理都没理他。

    握手这种事是长辈向晚辈做出的。

    张铁林虽然也下过乡,但不论年龄和资历都比童建国浅一些,根本就算晚辈儿。

    “啊……”

    童建国点点头,把脸转向谢园一边:“小谢啊,这次先不找你了啊。”

    “嗯,老师以后有戏再叫我。”

    等张铁林讪讪地缩回手后,童建国才把脸转向他这边。

    “铁林,你拍过戏……”

    张铁林得意地扬起脸。

    “还行……”

    童建国又把脸转向张丰毅这边:“铁林拍过戏,所以他的酬劳比你多一些。”

    张丰毅点点头:“嗯,应该的。”

    “你200元,他500元。”

    张铁林面露惊喜之色,谢园在一旁也艳羡不已。

    张铁林拍《有一个青年》时还不一定能赚这么多,而且拍摄周期起码得十天八天。

    但张铁林还是故作矜持:“可是老师,您这个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