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42章 双向奔赴

第42章 双向奔赴

作者:秃然好像你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出兵在外的傅士仁,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着江陵的局势。

    当听到刘禅入驻公安之后,他仰天长叹,“公子何以性狭至极,如此逼迫老臣,尔果真左将军亲子耶?”

    当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追赶的时候,傅士仁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糜竺一起,是跟在刘备身边的十几个骑士之一。

    他身边所率领的部曲,都是在赤壁、江陵之战后拉起来的部曲。

    最为核心最忠诚的便是傅士仁私人恩养的五百亲兵,他们绝对不会向郭庆那般背叛傅士仁,定然会跟着他一条道走到底。

    亲兵部将劝傅士仁立刻回军公安,与刘禅对峙争辩,“将军乃其叔父,他怎可擅动,不怕寒了老人的心吗。而今少公子睚眦,不知事业艰难,举止无度任性,必不能久持。将军当书信左将军,收其监军之权。”

    傅士仁双眼微眯:“本将以剿匪之名出征,而今不进击贼,必然问责于我,当向前。”

    部将闻言急的直跺脚,“将军何苦辛劳为他人衣,今那竖子摆明车架欺凌将军,大丈夫何以受制一孺子。”

    傅士仁拍着他的肩膀宽慰道:“明德,本将知你心意。”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远方,在南方百里外有大盗宗贼,聚众万余,纵兵驱驰,劫掠郡县。

    宗贼首领早就因为军械生意和傅士仁相交甚密,驱逐刘禅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傅士仁知晓其定然会同意跟自己演这场戏。

    这也算是他傅士仁另一种形式的养寇自重。

    “倘若这批贼寇因我离开公安而进犯公安,禅小子县军危机,本将击而破之。有此救命之恩,事乃可成。”

    部将闻言大喜:“将军谋划,末将佩服。如此一来,他还有何颜面兴师问罪。到时候必然自行惭愧而离去。哈哈,妙极。”

    在傅士仁武大郎吃奶——跳着脚作的时候,刘禅也在图谋傅士仁。

    二人这倒是属于是心有灵犀,双向奔赴了。

    对于刘禅来说,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傅士仁死在剿匪的过程中,怎么死的不重要,只要死掉就好。

    这样一来,一切后事都好处理。

    他这些年跟着老爹南征北战,是元从派的老同志,南下之前就入旗的老旗人。

    这些资历,现在死了,刘禅必然会帮他隐匿罪行。

    直接按照光荣处理,家属待遇从优,将来给老爹刘备修建昭烈庙,里面肯定有你一座雕像。

    将来葬礼上盖汉旗,领导写挽联,编入季汉英雄奋斗、爱国主义教科书。

    可现在他偏偏不死,还非要做贼。

    作为一个仅比老爹小一岁的五十八岁的老同志,傅士仁早就失去了雄心壮志。

    他跟关羽这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相比,那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为魏蜀吴中真正的草根天团,底层创业者一员。

    傅士仁和刘备手下许多出身寒微的人一样,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好不容易碰上乱世,碰上一个持续低迷了三十年才暴涨一飞冲天的玄德股票。

    他可是全村的希望,不狠狠捞一笔,不能享受荣华富贵,都对不起他这些年的出生入死,每天睡觉都不踏实。

    大浪淘沙,纷乱扰攘的时代,考验和诱惑太多太多了。

    真金子还是普通的沙子在一次次洗礼筛选中,便水落石出泾渭分明。

    关羽是真金子,傅士仁是普通沙子。

    但如果只到这一步为止,刘禅是绝对不会小觑傅士仁,反而会恭恭敬敬地喊这位革命元勋一声傅叔叔。

    季汉集团是充满理想的,志在天下的,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他们是要匡扶天下,兴复汉室的。

    傅士仁你可以停滞不前,就此享受荣华富贵。

    但你千不该万不该,拖组织的后腿,不指望你帮忙,但你不能资敌啊,不能叛变革命啊。

    当年那条船上你也是占了一个席位的老人啊,觉悟咋就这么低呢。

    刘禅站在公安城头,一拳砸在城墙的垛口上,“我这只小马不必识途,你这个小人,我必须铲除。”

    这时候,傅士仁的罪证已经公布,南郡文武大多对此早有预料,并未出现太大反应。

    尤其是在见识到刘禅控制江陵的手段之后,他们反而觉得他会对傅士仁下手才是正常的。

    只不过,他们所认为的,是刘禅会逼迫傅士仁交出兵权,然后像刘璋一样恩养直到老死。

    并不知晓,刘禅准备对傅士仁下死手。

    因为这是在这个时代中常见的手段,虽然傅士仁出身寒微,但现在总是算身份显赫的。

    更何况还有糜芳这个先例。

    虽然糜芳自述是受傅士仁胁迫才犯罪,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罪行跟傅士仁半斤八两。

    或许傅士仁一开始能蒙蔽糜芳,但后来糜芳肯定是发现真相了的,但依旧纵容傅士仁倒卖军需资敌,也是一个掉进钱眼里的巨贪。

    只不过因为是刘禅舅父的原因,只要愿意交出权力,帮刘禅站台,身份地位不仅不会降,将来只怕还会继续往上升。

    傅士仁则不同,若是乖乖交出权力,大概率就是当个富家翁老死,再也不可能掌握实权。

    知晓刘禅心意的,除了核心心腹,就唯有因为部署需要而必须知道的人。

    除了霍弋、赵广、关兴、张苞、向宠、谯周等人。

    还有武陵太守廖立、零陵太守郝普,以及荆州治中习竺习文晖、荆州别驾从事刘升、荆州治中从事潘濬潘承明等人。

    为了稳定荆州政局,在夺权糜芳之后,刘禅便积极联络武陵太守廖立和零陵太守郝普。

    以监军的身份称赞他们治理地方、供给物资有功,同时以晚辈的身份向两位请教治理地方的学问。

    廖立是荆州人,其才能非凡,得到诸葛亮的认可,被他评价为荆州良才,和庞统相并列。

    虽然有些夸张成分,但后面三十岁不到就被刘备任命为长沙太守,足见廖立确实有些本事。

    在慧眼识珠方面,三国时期这群君主之中,刘备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