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妖刁记 > 第52章面栬十分荫沉

第52章面栬十分荫沉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妖刁记 !

    耿照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过去。此时早膳已然备妥,各灶次第熄火,只余菜盆上热气蒸腾,不复那种白烟飞窜、伸手不见五指的奇景。

    旭日升起,小厮们灭去照明的灯火,初阳洒入四面挑空的厅堂,反在内里投下大片阴影。师傅们解下油腻腻的裙兜擦手,众下手在一旁或蹲或坐,捏着汗湿的短褐单衣搧风

    他处,这天兴许才初初开始,琼筵司的大膳房却已打完一场硬仗,光影之间涂布着战后稍息的疲静与寂寥。

    角落里并排着几具七尺来长、三尺来宽的大型石槽,犹如墓葬用的石椁,槽下四角悬空架起,堆满了燃尽的柴薪,火苗已然扑熄。

    石槽似乎久经熏烤之后,还放置了一小段时间,底部焦黑的炭渍虽延伸至椁槽四面,但靠近时并不觉得炙热,石制的椁盖上也无热气。那小厮咧开黄牙,嘎声笑骂:“来呀!又不是要烹你们,没用的东西!”

    周围的杂役们一阵轰笑,粗言恶语此起彼落。长孙日九打量着石槽,抓抓头问:“这是什么?”小厮往他脑门揍了一记,呲牙咧嘴:“不识货!这是“棺材羊”!老泉头舍你们的!真是糟蹋了好东西哩!”

    长孙被揍得缩起脖颈,雪雪呼疼,众杂役大乐,哄笑不止。“老泉头的手艺,你们这些贼厮鸟尝得起么?我呸!”小厮抠抠牙缝,笑得一脸坏:“别说俺欺负你,你把这盖儿掀起来,俺就舍你一块!怎样?”

    “闭上你的嘴,孙四!吵什么吵?”大膳房的管事郑师傅一挥勺,周围的厨工们纷纷闭嘴。他高举左掌,对众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解下油腻的裙兜,毕恭毕敬地走到砧台前,向着一名低头操刀的厨工长揖到地:“老泉头,看样子石釜退温啦!您老要不瞧瞧?大伙儿都盼着哩。”

    耿照心中一凛:“原来他便是老泉头。”不禁多看几眼。那人身形颇高,手脚如猿,骨架较寻常人粗大,只是稍嫌肉少,嶙峋的背影有些佝偻。

    打扮与其余厨工并无不同:汗湿的短褐,油腻的破旧布鞋,裸出衣外的油亮肌肤深如重枣,细胳膊瘦腿只有在用力瞬间,才会虬起一绺一绺的肌肉线条,其上青蜿蜒筋,恍若盘根老树。此人是白日流影城的三总管,姓名已无人知晓,城里都管叫“呼老泉”或“老泉头”来历不明

    起码耿照没听说过只知十几年前被延来为城主掌勺,独孤天威一吃成瘾,不肯放人,索性封做城里的三总管。

    纵使世人早已见怪不怪,但独孤天威让厨头做王侯府的七品总管,当时朝野是有些议论的。耿照随日九进出膳房,也不过是两个月来的事,并未注意埋头烹饪的师傅。

    想来呼老泉既不管事,只负责烧菜给城主吃,或曾多次过眼也未可知,今天总算认得了这位名闻遐迩的“老泉头”

    呼老泉将切细的韭泥同腐乳调入酱中,端碗回头,只见他生得深目高颧、鼻似鹰勾,紫红瞳中依稀有一抹绀青碧色,披散的头发微卷,色带暗赤,宛若陈年梅干,一看便知有异族血统。

    据说上古四方的神族中,盘据西方的毛族便有如许特征,呼老泉的先祖或许出自西境。耿照终于明白,昔年的非议从何而来。碧蟾王朝亡于异族,白玉京付之一炬,三百年繁华化为尘埃,央土残破,百姓深恨异族。据说北关道的守军一捉到异族之民,一律开肠剖肚,绝不令其速死,可见仇恨之烈。

    若无圣上回护,独孤天威岂能明目张胆地封一个外族做总管?呼老泉端着酱碗行来,厨工纷纷让道,又忍不住伸颈踮脚,唯恐漏看了大师的出手。他伸出左手食、中二指,试试石槽顶盖的温度,点头:“行了。”

    声哑如磨砂,字音难辨。原来他喉间有道暗红伤疤,长约四寸,几乎横过整条脖颈,将突如核桃的硕大喉结斫成两截。

    很难想象受了如此重的刀剑伤,竟还能存活下来。郑师傅见他点头,如释重负,忙指挥两名壮硕的厨工,一人抓住一边石槽盖,殷殷吩咐:“老泉头这道“棺材羊”开盖淋酱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你们要一口气将盖儿揭开。记住,别挡了老泉头的光!”

    将羊片儿置入石槽时,厚逾寸许的石盖要四人合力方能才抬起,然而石槽紧密并列,若要抢在掀盖的瞬间浇入酱汁,决不容四人分据四角,挤得摩肩擦踵。那两名胖大厨工神色紧张,听呼老泉低喝:“开!”

    忙用力一掀。谁知石盖挪开两寸“轰!”又落下来,满槽白烟冲天窜起,湿烫的水气不住喷出,触体如灼!

    两名厨工慌忙退后,被热气喷到的手臂肌肤顿时泛红,直如熟虾。郑师傅气急败坏,遮着头脸想逼上前,边唤左右:“盖盖起来,快盖起来!哎呀,釜温已泄,坏啦、坏啦!”呼老泉一把拉住,摇了摇头:“别忙,来不及啦,这釜不开!”随手一推,石盖“轧”的一声重又阖起。

    便只一霎,鲜浓的肉香四溢,随着蒸腾的热气充塞厅堂。耿照不喜羊膻,却忍不住歙动鼻翼,只觉这气息既香又浓,光用闻的便能想象那股膏融脂润的油嫩香滑,仿佛一口咬下,软腴的肉条迎着牙尖一陷,便有无数肉汁涌出“这这是羊肉?”

    他推了推日九,一脸茫然:“怎地半点膻味儿也没有?真有这种羊!”长孙日九掐着脖颈猛吞唾沫,凄然摇头。

    “你别问我。就算是我的屁股肉也认了,死都要尝尝。”石釜陡被盖起,热腾腾的鲜味逐渐消淡,众人无不死命闻嗅,满面于思。郑师傅心痛如绞,仿佛连骂人的力气也被抽干,频频摇头:“可惜哎,真是可惜了!”

    呼老泉面无表情,哑声道:“白烧也有白烧的好处。放凉了再吃,也是滋味。”郑师傅一愣,失落的表情稍见平复:“是么?原来也有这种吃法儿。”

    心想这烂烧羊肉须趁热才软糯可口,做成凉菜难免显露羊肉自身的膻气,大违常理,却不知是什么滋味。

    想着想着,心思又落到釜里的烧羊上头,扼腕之色尽去,不觉露出一丝微笑,索性多叫上几人,便要揭开另一具石槽。

    五、六名厨工挤在三尺来宽的石槽两头,都快没落手的地方了,情况大是不妙。忽听一人道:“郑师傅,小人还有些力气,不如让我来罢。”

    众人讶然回头,开口的居然是耿照。杂役们见他个头不高,又穿着执敬司特有的齐整衫袍,怎么看都不像是干粗活儿的,纷纷讪笑:“执敬司的贼厮鸟顶屁用?”

    “得了吧!小心扭了你贵少爷的贵膀!”“一会儿压得肉泥也似,俺怕见了馋!”“别逗了吧你!”连黄板牙杂役孙四都忍不住调侃。耿照一言不发,走向旁边一只盛满清水的大瓮。那瓮高约半身,圆鼓鼓的腹部足比一名成年男子双手合围还宽,说是水缸怕也使得。

    他左手抓住瓮口平平提起,右手托住瓮底,好整以暇地摸到了底部中心,左掌一松,单臂稳稳将水瓮举至头顶。

    瞬间全场鸦雀无声,静得仿佛连针尖落地都能听见。郑师傅猛一回神,大是兴奋:“老泉头!这小子有两膀气力,让他试一试罢?”呼老泉“嗯”的一声,指着石盖,对耿照说:“一次全掀开,面儿越大越好。”

    耿照点头,放下水瓮,活动活动筋骨,抓着石盖用力一掀!水气窜出的瞬间,呼老泉酱碗一泼“滋”

    窜起大片烧烟。原本空气里的肉香突然一窒,一股莫可名状的气味才又更强烈地冲上来,羊肉的鲜甜、膏脂的滑润,混合了韭菜青、腐乳和酱油豆豉的香气,紧紧抓住众人的心思。

    热气散去,槽里置着两片对剖的羊片就是将全羊去掉头尾四肢、从中剖成两丬的意思烧透的羊皮羊脂上染有一层淡淡的琥珀色,仿佛是摊成了两大片的酱烧蹄膀。这道“棺材羊”与北方酒楼常见的筵席大菜“水晶羔蹄”相类,都是加料白烧的做法,将洗剥干净的羊片儿用宽竹篾子撑平,就像腊鸡、腊鸭一般,特别之处在于使用传热平均的石釜烧上一夜,烧得骨酥肉烂、膏脂俱融,煨透了的表皮胶凝如酪,锁住肉汁,入口即化,毫无羊肉的膻骚。

    呼老泉起出羊片儿,反手自腰后抽出一柄柳叶长刀,拆骨卸肉,将剔下的酥烂肉条平放在砧上,唰唰几刀,羊肉便成了若干小块,表整丁方,不住颤动的切纹间缓缓沁出蜜色肉汁,木砧上却不怎么渗油。

    耿照从小玩惯了劈柴游戏,瞧着不禁佩服起来:“快利本一家,这几下明明不怎么快捷,劲力却无丝毫浪费。手起刀落,肉里的汁油未出半点,当真厉害!”心想柴是硬的,煨烂的烧羊却软嫩不堪,难以下刀。

    这老泉头的刀上功夫,恐怕胜过自己千百倍。郑师傅将羊肉分下,耿照捏着油润的肉块送入口中,一咬之下,只觉皮酥弹牙,软嫩中仍有嚼劲,皮下的羊脂早已煨成了浆,浓厚的肉味渗入口腔,满嘴都是甘甜肥润的油香。

    肉嫩筋融,入口绵化,偏又能嚼出一丝丝的肌理,口感妙不可言。羊片在放入石釜煨烧前,已抹上生姜粉、花椒粒等佐料,老泉头趁开盖时釜压一泄、热气上冲的当儿浇入酱汁,冷热一激,酱汁巧妙渗入烧化了的羊皮羊脂,使酱味与膏油肉汁交融渗透,又比一般酱烧来得爽口,留住羊肉的原味。

    耿照一口未尽,频频吮指,忽见长孙坐在一旁,双手揣在怀里,面色十分阴沉,不禁皱眉:“莫不是吃坏了肚子?”长孙缓缓摇头,低声道:“一没留神,狠咬了手指一口。好在没嚼开,拇指应该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