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轮转 > 第十四章 裂痕

第十四章 裂痕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轮转 !

    1、部门重组

    杨东觉得现在的工作越干越别扭。

    王健的工作作风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不容人。在他担任总厂副厂长期间,他曾多次说过高义处理事情极端、霸道,现在看来,他比高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昨天,公司质检部收到省质检院一封公函,函告公司在压容设备制造过程中,设备探伤照片做假,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如不严肃处理责任人,彻底纠正此类错误,将对公司产品给予不予通过的处罚。

    这可了得?造出来的产品出不了厂,这事就大了。质检部收到函后,害怕了,不敢私自做主,部长安明山跑到杨东办公室请示如何处理。

    杨东一听就火了,什么?竟然有这样的事?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质量就这样把关?谁干的,立刻开除!

    质检部长安明山是个老质检了,他见杨东火了,也不吭气,呆了一会儿后,他对杨东说:“杨总,你消消气,听我说,这事是我们的失误,我们承担责任,这个没问题。但这里边的事情有些复杂,你听我给你汇报一下。”

    杨东听安明山这样说,就没再说话,听安明山如何解释。

    安明山说:“设备探伤照片‘做假’这事由来已久,肯定的说,这事做的不对,但非要说做假也很勉强。你想想谁有那么大的胆子,在特种容器压力上做假,那不是找死吗?咱厂的这些工人胆子还没肥到那个地步。”

    杨东不爱听了,把公函推到安明山的面前:“那人家质检院是胡说咱呢?”

    “那到也不是。”安明山说:“我们的人有点懒,探伤合格后,不想再出片子,就把前面的探伤照片洗了拿过来充数。”

    “那可不行,”杨东绷紧了脸:“这不符合工序要求,必须改正。如果再有此事严肃处理他们!”

    “处理他们是肯定的,”安明山说:“但奇怪的是,驻厂质检员发现问题后,应该第一时间制止,或向我们提出来,由我们处理。但她没有这么做,而是不声不响的捅到上面,把事搞大了。”

    “人家做的也没错,谁让我们不按规定办呢?杨东生气的说。

    “理论上是没错,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做不合常理。”安明山说:“你想想,这种事多了去了,哪个厂子没这事?都像她一样捅到上面,可能吗?”

    杨东问:“那我们这个事是怎么弄的?”

    “这事应该是驻厂的质检员给我们做了一个套,她专门捅我们。”安明山说。

    杨东问:“有根据吗?”

    安明山说:“前一段时间,她一直和我说,她住的地方离我们公司太远,来去很不方便。我心想你方便不方便和我说不着,这是你的工作,再远,你也得克服。”

    杨东安静的听着。

    安明山继续说:“前几天她又拿一堆发票来找我报销,我说我没有那个权力。她很不高兴。我怀疑她就是利用这事报复。”

    听到这儿,杨东基本上明白了,这是质检员在找茬。如果按正常的程序和省质检院反映一下,换一个质检员就是了。可在现实生活中,那只是理想状态,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你反映问题就得拿出证据来,光凭口头说不行,到时候人家不承认,弄你个没意思,还得罪人。得罪别人也不要紧,可得罪了省质检院,以后的产品检验就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杨东拿出一盒烟来,递给安明山一支,安明山用打火机给杨东点上。杨东在想,这事并不是个大事,但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答应驻厂质检员的条件用不了多少钱,无非默认她开个车公司出个油钱,逢年过节再以别的名义给点钱就是了。但谁也不能保证以后她没条件了,以后类似事情再有时,谁能保证驻厂质检员不会狮子大开口?

    再说,这么轻易答应她的条件,显得公司太不经折腾了,太好欺负了。

    杨东问:“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能不能把她挤走?”

    安明山嘿嘿一笑:“当然有,只是……”

    杨东明白了,这个事必须向王健汇报。他与安明山一起来到王健的办公室,把前因后果向王健进行了详细汇报。

    王健越听脸越黑,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主管副部长是谁?”

    安明山说:“高振杰。”

    王健说:“他是干什么吃的?捅下这么大的篓子,屁也不放一个。这事就交给他,谁惹的麻烦谁处理!”

    事情到了这一步,杨东和安明山不能再说什么了,尽管他俩知道这事与高振杰的关系并不大。出了王健办公室后,安明山为难的说:“杨总你看,这怎么办?”

    杨东说:“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想办法摆平这件事,不要让它发酵。只有摆平这件事,高振杰受到的连累才最小。不然,他就可能有麻烦。”杨东了解王健,把担心告诉安明山。

    “只能这样了,只是那办法上不了台面……”

    “只要还有办法,就试试,但不能违法违规,明白吗?”杨东打断安明山的话,交待他注意的问题。

    几天后,质检部的事还没个回音,王健却突然提出要把生产部和质监部合并了,成立生产检查部。

    杨东觉得这样不妥,这两个部门合并在一起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虽说现在是改革的年代,企业内部设置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大概的规范还是应当遵守的。在企业里,生产和质监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是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两个部门,现在把它们合在一起,部门职能就没有了,形成自己得病自己医、自己生产自己检验的局面,容易造成把不住产品质量的后果,也容易引起上下工序的混乱。

    征求杨东意见时,杨东觉得这事不能含糊,本着对企业负责也对王健负责的态度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杨东觉得目前公司高层就属他俩关系近,如果不把真心话说出来,造成后果让别人看笑话,王健不好受,自己脸上也无光。所以,杨东觉得不仅要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尽量说深说透,让王健能够接受。看着杨东滔滔不绝的话语,王健没有说话,嘴里虽然一直在“嗯,嗯”着,但脸色明显不好看。杨东想,好看不好看都必须这样做,作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对关乎公司大局的事情,如果不表达出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失职!

    杨东觉得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应该把这两个部门合并了,如果硬性地合并,就会对生产产生影响。他和王健谈了以后,还想从其它方面再努努力,让王健放弃想法。为此,杨东专门找到主管生产的副总霍林,和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他也能向王健陈述一下事情的历害程度,劝劝王健。没想到,霍林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他幽幽的说:“你管他怎么弄呢,他是老板,他说怎么弄就怎么弄嘛。再说,王健那脾气你不是不知道,他想干的事,谁能阻止得了?”

    听了霍林的话杨东心里很不舒服,心想,你也是个老同志了,在这个公司干了快一辈子了,怎么对公司的事情这么不上心呢?你说一句话也许不能改变事物的进程,但说的人多了,就有可能动摇王健的决心,就有可能让事情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使不顺的流程变顺,因为这两个部门都归你管,为什么就不能说一句呢?

    杨东说:“你是老领导了,多年以来一直管生产,你和他谈谈,他会格外重视的。一个人两个人说不顶事,但大家都说说,也许就管用了。”

    霍林对杨东这句话不爱听了,“杨总,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想干什么,只管去干好了,不要拉上我们,我们老了,经不起折腾了。”

    杨东知道,这两个老副总,一个是霍林,一个是主管行政后勤的副总孙言,一直对他上任常务副总心怀不满,经常在底下说一些酸话,就是在一些正式场合有时也阴阳怪气,对他安排的一些事情能拖就拖,能混就混,杨东看着他俩岁数大,资格老,马上就到退休的年龄了,能忍就忍,能将就就将就了,既不愿意过度施压也不愿意为工作翻脸,但近来这俩人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今天连这样的话也能说得出口。

    杨东想,如果自己再一味的迁就忍让,他们就越发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现在许多人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到退,给脸不要脸,为了下一步工作上的顺利,也为了自身的尊严,也绝不能让他们就这样下去!

    此时,杨东看着霍林那张不阴不阳的脸,冷冷的对他说:“老霍,你在公司算是干了一辈子了,你家的孩子也都在这个公司,搞好这个公司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搞好了,大家都得利,如果公司垮了,大家都倒霉!我想,这一点我不说,你也能清楚吧?你不为自己想,也应该为你的孩子想想吧?”杨东说完这带有明显威胁意味的话,不管霍林高兴不高兴,一甩门,走出霍林的办公室。

    杨东生气归生气,但事情是阻挡不住的,最后,还是按着王健的意思两个部门合一块了。合在一起后,造成了许多麻烦,发生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问题,等杨东担任董事长后,又把两个部门分开了,这当然都是后话了。

    让杨东大跌眼镜的是,合并这两个部门竟然是为了一个人。为了拿下这个人,王健已经琢磨很长时间了,质检部设备探伤照片做假的事,正好给王健一个借口。可为了拿下这么一个人,王健竟不惜搞乱整个公司的生产流程,付出如此的代,真是疯了。杨东觉得,王健当上一把手后变化太大,以前那么一个沉稳的人,内敛的人,也是谦虚好学,有事能协商的人,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难道人一旦独挡一面时,就必然会特立独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