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浮生 > 章贰 将军府结义 第一节

章贰 将军府结义 第一节

作者:斐济科尔沁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浮生 !

    羽弗公领着女儿、女婿与外孙来到逐鹿园,刚看到皇帝的身影,小弘尔便一边叫着“下下”,一边飞扑过去。

    甲鼎帝接过飞来的小人,一把抱起,乐道:“唉哟,瞧瞧朕的殿上侯,一天没见,又重了不少。”说着便在孩子的肚子上轻轻搓了一把。

    小孩咯咯地笑,抱着皇帝便亲上一口。

    老公爵一家看着真是哭笑不得,一同下跪道:“吾等参见陛下,皇后娘娘,太子千岁。”

    甲鼎帝抬手免了他们的礼。三人站起来后才发现立在一旁的大司马闾伏,众人相互施礼后分坐皇帝两旁。

    那边太子乙壹对弘尔伸出手去:“弘尔,太子哥哥抱。”

    小孩却是不动,睁着黑亮的眼睛看皇帝。

    皇帝低头笑道:“去吧,太子现在还不敢吃了你。”说着把孩子递过去。

    太子等不及一般,一把接过,便在小孩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孩子吓到了,哇哇大哭,挣扎着要离开。

    太子可是着慌,又搂又哄,急得满头是汗。

    皇帝取笑:“真可谓‘金不足喻其贵,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连朕这不成器的太子都懂得窃玉偷香了。”

    此话说得好不尴尬,众人相视一笑,公爵一家只得无奈。甲皇后在一旁只牵动一下嘴角,并没有笑,看着太子,眼神渐渐黯淡。

    皇帝命人开席,举着酒杯对闾伏道:“这次大鼎历经前后十年硝烟,终可彻底扫除外疆这一大患,你闾伏大司马大将军可谓居功至伟,朕敬你一杯!”

    闾伏连忙双手捧起酒杯,离座跪倒,道:“臣惶恐,谢陛下厚爱。”说完一干而尽。

    甲鼎帝笑得直摇头:“安国公,你看这闾伏,可似你当年模样?战战兢兢,有功不论,莫不是要朕抑法先帝,也给他赐一柄匕首,‘功成不居,千秋铭记’?”

    这一话说得闾伏与公爵翁婿同时色变。闾伏脸色变得通红,知道陛下又寻自己开心;公爵翁婿却是变得微白,同时想到那刻在灵牌上的“呙台巴济”四个字。

    皇帝看这闾伏也着实老实太甚,挥手道:“罢了,朕也知道你性子,且放你罢。只是你这人如此无趣,当真想不通你家夫人如何忍受得了?”

    本也是戏言,没想这时却响起一把轻柔的声音:“谢陛下挂念。”

    众人寻声看去,却见闾伏身旁一位女子朱唇轻启:“奴家夫君一心为国,鞠躬尽瘁,虽不解风情,却是难得的真丈夫。贱妾得夫如此,并无他求,只愿夫君为国立功,常胜常归,家国两念唯耳。”

    一番言语,说得不卑不亢,情真意切,没有丝毫小女子的造作或一般妇人的愚昧。使得众人都细细地打量这说话的女子。只见她面容清雅,气质高贵,正身而坐,隐隐一种不同寻常的风范,不禁都在心里赞叹,这是何等出众的女子!

    闾伏的脸微微一红,轻声道:“启禀陛下,这是贱内落慈,小妇人无知妄言,万望陛下恕罪。”

    落慈随闾伏的话淡淡一笑,微微欠身,向众人施礼致意。

    甲鼎帝细看这女子面容虽不是人间绝色,气质却是难得的出众,顾盼应对中似乎隐含某种自己熟悉的味道,却又一时无法捕捉,禁不住问:“大司马,尊夫人可是本地人哪?”

    闾伏没想皇帝陛下怎么突然有此一问,愣了半会儿,如实回答:“回禀陛下,内子长于入关(地名),是当年臣奉旨镇守入关的时候相识,因此……”说着,便又红了脸,似乎羞于启齿。

    皇帝点点头,打断他:“行了,朕只是看尊夫人面相似乎有些许不同,故有一问。你也不必紧张,你们房里的事,朕没兴趣打听。”

    众人笑出声来。闾伏也跟着笑,尴尬不已。

    落慈却是怎也想不到这皇帝陛下的眼睛如此毒辣,竟一眼便看出了异处。手心里满是冷汗。

    皇帝又问:“听说,你的独子闾辕,自己一人爬到北面的擎穹山,去找他的师父了,是吗?”

    闾伏:“是的,陛下。”

    皇帝:“才刚满十岁的垂髫小儿,就有如此胆识,怕不是你闾家育才有方,便是那先生有过人之处。是何方人士啊?”

    “回禀陛下,犬儿有幸,于三年前承教合鹭先生膝下,总算小有所成。”闾伏提到独子,倒是面上隐含一道傲光。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不禁吃得一惊,老公爵羽弗湛失口道:“大司马是说,当年一言息干戈的,大鼎立朝的第一位丞相——合鹭吗??”

    闾伏隐约知道当年羽弗公曾三次求拜合鹭门下不成,不禁面有窘色地回道:“是的。半月前,正是先生出关的日子。”

    老公爵闻言,叹道:“啊……先生果然尚在人间,我有幸还能再见他一面,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激动处,两眼精光闪亮,面容红润,宛如少儿一般活力大现,禁不住连连抚掌,看样子几乎是再等不得半刻,非要马上赶去擎穹山不可了。

    皇帝不禁笑道:“没想到,还能看见恩师这般模样,倒真是一件罕事。”

    老公爵听了方知自己失态,望着众人腼腆一笑:“让陛下见笑了。老臣年青时,虽与合鹭先生同朝共事,却不曾有幸与之相交,实为憾事。不瞒陛下,从老臣听说合鹭先生当年出任丞相时的种种波折,老臣就对先生好奇不已。后来亲自见证先生任位期间种种成就,老臣心里更是敬仰万分,三次求拜于先生门下皆无功而返。想来,也只能叹一句可惜……”

    “‘尔为螳螂,吾为蝉,焉知黄雀伏背否?’”甲鼎帝轻轻吟道,看着众人,再笑,“朕年少时,也曾听先帝提起过这位立朝第一丞相的事迹。先帝提及此人,最常念道的,就是这句话。”

    “‘一言息干戈’……”羽弗公仰望天上,似乎陷入回忆当中。

    当年,由于不堪外疆的威胁,建鼎皇帝决定御驾亲征,拔军远赴塞外与当时的外疆王葛吡力靡决战。只留下当时还是五岁幼童的甲恬,以太子之身监国,授权丞相合鹭辅政。

    当时的大鼎立朝不过短短十年,又是新迁都,四周尚未肃清,有蛮夷莎辽与危国者便趁此同时发兵围攻大鼎的邻近小国蟾栖,意图侵占瓜分,并逐渐向大鼎逼近。

    面对如此境地,立朝丞相合鹭,独自一人来到蟾栖,登上蟾栖城门,对逼军门前的两国首领说了一句话:“尔为螳螂,吾为蝉,焉知黄雀伏背否?”。

    大鼎以强力之技,百万之众逐一打败周边各国,定鼎中原,成为一方霸主,各国虽都已臣服,却依然存在个别服而不甘,暗地里一直谋划时机发难的国家。当年两国趁大鼎无主之机,联合围攻其邻近的依附国,借此壮大自己的实力,以达到进逼大鼎的目的。

    然而,两国联军来势汹汹,看似雄壮,其实貌合神离,互相猜忌。两国之王暗藏祸心,都想利用对方攻下大鼎最坚强的前线防守,自己则坐收渔利,发联攻之举,行独吞之实。

    丞相合鹭一句话,直接点中联军要害。依当时两国的情况分析,既然都想坐利,必不会全心合力。然而,唇亡齿寒,如若蟾栖失陷,大鼎也不会有安生之日。大鼎称霸,民心激昂,本身实力不容小觑,又是被人欺负到了眉头上,必不会坐以待毙。前面有丞相合鹭指挥的蟾栖之军,中间有同仇敌忾的大鼎子民,更别说后面还有建鼎皇帝率领的铁马金戈,百万之众联合起来,即使是两国联军,也不是强鼎之敌。

    于是,十天后,莎辽退兵。只有危国虎视眈眈,就是不肯退去,明着欺负大鼎群龙无首,强兵离国,想作那巨险之搏。

    丞相合鹭坐于蟾栖城门外,在大军面前盘腿弹琴。危国围军多久,他就弹多久。

    整整七天,丞相合鹭坚持日夜抚琴,没有离开过半步,每日只以少量粥水充饥。七天下来,危国大军竟丝毫不敢动。最后其大军首领何靡彦对合鹭一拜,大军悄然退去。

    此后,再没有别的国家敢贸然来犯。大鼎与其邻边国家得以在漫长的一年里平安等待建鼎帝胜利回归。

    “举凡皇帝亲征,必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万不得已,二是战则必胜。在一个国家根基未稳的情况下,皇帝绝对不该抛下国民,轻易出征。然而,当年先帝却不顾所有人反对,选择了率军远战。如若不是轻率行事,就一定是没有了后顾之虑。却不想,当时太子年幼,皇后无力摄政,千斤重担,只为合鹭一人所负……”

    “合鹭丞相的确是居功至伟,若没有了他,怕也没有了今日的大鼎盛世。”甲鼎帝轻轻笑道。

    此言一出,尚在回忆当中的羽弗公猛然醒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立马跪倒在地,连连口称:“老臣鲁莽失言,冲犯龙尊,万死无以谢罪,请陛下惩治老臣不当之失!”

    文工与羽弗鸢一起跪下,道:“父亲年老糊涂,偶有失言,实乃无心之过,若要惩治,我等愿子代父过,万望陛下开恩宽恕老父!”

    闾伏与落慈也不禁下跪求情:“陛下,老公爵之言虽有不当,也不过随口而出,并非蓄意冒犯。想老公爵如此敬重合鹭先生,将其略微神化夸大,也乃人之常情,恳请陛下念他多年的无数功劳,宽恕他的一时失言吧!”

    众人如此排场,太子怀里的小弘尔呆呆地看着,不知发生了何事。

    甲鼎帝抱过孩子,抚摸孩子细致的脸庞,笑道:“你们瞎紧张什么?朕又没说什么。都起来吧,看你们折腾得把朕的殿上侯都给吓懵了。没事,来,朕给亲一个。”

    孩子让皇帝搔得痒了,不禁又笑起来。

    圣心难测,众人这会儿都不敢轻举妄动,深怕又说错了什么话,真真惹怒了这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皇帝和孩子逗玩得很是高兴,过了好一阵子,才发现自己的臣子们还跪在地上,惘然道:“你们怎么还跪在那儿?朕不是让你们都起来么?朕又没说罚你们,让别人看了还以为朕是个爱整治臣子的昏君哪。”

    众人听了,心里一冷,急忙叩头:“吾等不敢。谢陛下隆恩!”再急忙站起来,规规矩矩地垂手低头,站立两旁。

    皇帝看着好笑:“都坐吧。朕跟臣子说话还得仰着头,朕还从来没试过。”

    众人心里又是一个激灵,又都急忙谢恩:“谢陛下赐座!”又规规矩矩地正身坐下,低头听训。

    皇帝摇摇头:“你们哪,都过于老实,开不得半点玩笑。合鹭丞相当年对我大鼎所立的功绩,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先帝就曾对朕说:‘独臂难持,事倍功半之劳。除却合鹭,天下无以为梁。’可谓对这位立朝第一丞相的最高赞誉。想来,老公爵对他的神化夸大也不无道理,这合鹭也的确受之无愧了。”

    众人点头应是,不敢贸然答言。

    皇帝心念一转,问羽弗公道:“朕听说,这个合鹭在先帝御驾亲征后的第二年,就辞官退隐了,前后共做了十一年丞相,而他退下朝廷之时,才刚三十五岁,比当时位任太子太傅的你仅年长五岁,是吧?”

    由于刚才的事,羽弗公心有余悸,这时又被明着问话,心里不免倍感压力,只回答了一句:“是的,陛下。”就不敢再开口多讲半句。

    皇帝喃喃道:“如此说来,这人岂不是仅二十四岁便当上了百官之首?”这难道不是又一个天生骄子吗?这般一想,皇帝心里结结实实地打了一个颤。这个颤,没有寒意,只是一种触动,一种由内而发的,深深的触动。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怀里的孩子,白玉一般的脸庞,充满光亮的一双眼睛,静静地看着自己。这张粉嫩的脸,在皇帝眼里,渐渐雾化,飘散,再重聚,形成另一张成熟的,沉静的脸。那张脸忽然灿烂一笑,面如冠玉,眉似剑,眸若星,沉静,隐忍,一种天人的气概。

    那张脸笑着说:“我甘愿放弃很多,只为了另一人得到更多,无怨无悔。”

    那张脸消失了,笑着走了,走得无怨无悔,空留一地无物。

    这心,怎么……

    皇帝一手颤抖着,慢慢抚上胸口。

    比具在一旁首先发现问题,只见陛下主子脸色退血一般的白,登时跪下道:“主子,您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畅?奴才给您传太医来!”

    众人这时也看出来了不妥,马上围上来:“陛下!您怎么了?”

    甲鼎帝颤抖着抓起弘尔双肩,面容难受,扭曲狰狞:“你为了另一人……谁是另一人……谁是你的另一人……谁!!!”

    小孩双肩被捏得生痛,“哇”一声,大哭不止。

    皇帝被这一声清亮的哭声吓得一震,连忙放开,看着惊惶的众人,猛地沉下一张脸:“还不快叫太医!”

    太医之首莫貌急急忙忙地赶来,手忙脚乱地给殿上侯看治。

    这莫貌是两年前升迁的,医术了得,给皇帝皇后各位妃子大官看治很有一手,深得宫里宫外赞服,平时也是颇有威仪的一个人,可每次给宫中小孩看病都失了魂一般心惊胆战。不为别的,只为听说之前一批太医,给皇帝召去为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孩看治,却因为医治不当被皇帝驱逐出宫,之后再没人知道他们的消息。隐约听宫里一个人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出宫,而是被秘密处决了。而这个放言给他的人,几天之后也再没出现过。种种迹象,让这位新任的大太医一听到给小孩看治的传令,便好似惊弓之鸟般慌了神色。生怕一个不留神,自己也在毫无知觉间消失于人世。于是愈发小心,愈发谨慎,不敢有丝毫差池。

    忙活了整整半个时辰,看治总算完成,孩子不哭了,静静地睡在母亲怀里。莫太医这才舒了口气,向皇帝回禀道:“陛下,殿上侯只是一时受了惊吓,并无大碍,臂上之伤只在皮肉不在筋骨,臣为他开了几贴安神养身的方子,喝过以后,必如从前一般。”

    甲鼎帝点点头,让他退去。太医莫貌如临大赦,利索而去。

    皇帝对羽弗公等人道:“好了,弘尔没事了,你们也可安心了。不知不觉,也这般时辰,你们怕是都累了,这就回去吧,好好照顾弘尔,明日就无需让弘尔进宫来了,让他在家好好休养吧。”

    又对闾伏夫妻道:“你们也回去吧,至于你那出色的儿子,找个日子,带进来让朕好好瞧瞧,看他继承了多少立朝第一丞相的本事。”

    众人跪下称是。

    皇帝:“都退吧。”

    于是,众人便一同退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