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青灵儿 > 001东风尤怜芳华去,相亲却作百花残

001东风尤怜芳华去,相亲却作百花残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青灵儿 !

    “……佛说众佛,历尽无量劫,六度万行,证得无上佛果,入于无余涅槃。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法身非相,法亦非法。然经文之于我等,尚需持之以恒,日日念诵,方可循序臻入那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之真佛境。到那时,才可以说‘真佛境者,也非真佛境,故曰真佛境’。”

    小林佛寺,大殿里,心远法师,声如洪钟,正在为众弟子、信众解说《金刚经》要旨。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无不欣然皈依。

    ……

    老僧心远一卷经文解罢,慈眉垂鬓,善目微睁,微笑着环视众人。此时众人若是心生疑惑,便可自行提问。

    一名中年僧人,缓缓起身双手合掌于胸前,提出疑问,语速平稳:“大师祖,《金刚经》说,佛法非法,净土非真,然我等众人修行,但求往生那庄严佛土,此说,当如何理解其中矛盾之处。”

    众人闻说,微微点头,纷纷付议此问。

    心远微笑依然,好像正等此问,呵呵笑曰:“参悟佛经之路,当循序渐进,若是起步伊始,便羡慕那万里之外,中间情形岂不尽漏。若是对初入佛门之弟子、信众,却说‘法亦非法’,那听闻之人,岂不懵懂,继而听之任之、不了了之?”

    中年和尚微蹙眉头,思考片刻后作释然状,继续问道:“弟子懵懂似有所感,不知合否。佛说“法亦非法”者,之于那成就三果之弟子,因其境界之大信心故,才能于彼境界,再入新境界。而于我等,则以现有之信心,戒定而生慧,循序而渐进,可也。”

    心远祖师呵呵大笑:“净土曰极乐,大千能广纳,缘法于各人,最大是心意。所愿随心发,行满时必至。心中有惑交给佛祖,心中有信且持且行,可也。”

    众人闻言闭目,少顷皆有所悟。

    说法行将结束,心远一改素日沉默之惯例,继续又说道:“好了,今日我便将坐化,再与众位多言几句。”

    众人闻言无不惊骇,“这怎么可能!大师祖莫非是与我等说什么机锋吧。”

    心远依旧笑曰:“生死不过自然规律,我今已八十有余,坐化也是自然。死死生生,也不过换做一场新人罢了。众位当清醒,尔等所皈依的,不是我老僧,而是佛祖留下真经中,所说之法。持之行之,莫要欺人欺心,便是在成佛路上,循序而行了。”

    说完,便一改平日里庄严神态,面露愁思,却似那哀怨的少女,出口成诗:

    昨夜东风昨夜花,

    晨来半地扫芳华。

    人言东风不解粉,

    花好时节不待发。

    我道东风心有难,

    天下谁人不惜花。

    东风尤怜芳华去,

    相亲却作百花残。

    柔软若是随风舞,

    金作骨来玉妆身。

    众人闻言,不知所谓,无不惊诧迟疑。

    而此时的老僧,早已留下遗蜕,神游他境去了……

    ……

    “灵儿,愚姐惭愧,虚长妹妹几岁,这些许光阴着实是虚度了。不想妹妹乖巧可人儿,却也如此侠义。”

    “姐姐出手,也未必输给他们。那几个软骨小子,连基本的步法都不稳,在这学堂整日只知呱噪,徒费学资!”

    对话的是一双玲珑的小女儿,二女青慧儿,三女青灵儿,是这昌隆镇上富贾青文宇家中的千金。

    要说这个八岁的三女青灵儿,呱呱坠地,就能慧目圆睁,四下里认人。家人说话,她似乎也能听懂,总是似有若无地回应,人都说这女儿通灵,是大慧大贵之人。

    可谁能知青灵儿心中所想。

    那日,小林寺中,自从她吟出那首诗,真灵离开小林寺,便恍恍惚惚如睡醒一般,成为了这家初生的三小姐。

    说来也怪,自己竟然记得前世里的一切,甚至连到了晚年早已忘记的陈年旧事,都记得清楚。

    她这几年作小女儿态,本应十分辛苦。然而生为女儿身,真的就有一颗女儿心。如若不然,如何让一位八旬有余的老僧,扭扭捏捏地做一个安分的小女儿。

    宿慧者,天之骄。半个时辰前,一件琐事改变了她在家人心中的形象——

    青家在镇上有间大书院,镇上孩童,多来此处读书。

    学堂里,青灵儿正手把一册《论语》,读到“巧言令色,鲜矣仁”,就听到前方一声幼女的哀叫:你们讨厌,我要去告诉先生。

    青灵儿闻声望去,学堂里的恶霸乐生财,正掐着腰站在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学生桌前,身后跟着他的两个跟班——黄芪和柳三郎。

    桌上的砚台被打翻,墨迹洒在女学生身前的衣襟上。

    青灵儿煞有介事,对着手上的书卷小声嘀咕:“文圣人助我诛此恶霸!”,而后便将书卷砸到乐生财脸上。

    众人一惊,乐生财却吃痛大怒道:“谁敢打我,好大的胆子。”

    青灵儿起身,冷眼蔑视着乐生财,这时却急得二姐青慧儿连连小声提醒她快跑。

    但是几个呼吸之后,三个肇事的恶霸,都撅着屁股趴在地上。

    青灵儿身娇力薄,不与之较力,使出几个绊子,便把三人摔地鼻青脸肿。

    这一幕,却被学堂里的老先生华子儒,躲在暗处尽收在眼底。

    华子儒心中暗道:好女娃,竟然将青家九式拳法练到如此扎实精妙,着实用功不浅。

    事实确实是如此,学堂授课,文武并包。

    学文自然不在话下,青灵儿更是将能染指的武艺通通极力演练。

    因为她发现,这是一个没有佛门的修真世界。她今后不会自然而然地出家修行,因此她的未来,前途未卜,所以便努力锻炼自身,为那不确定的未来多做一份准备。

    而这个修真,则是道门修行的统称。

    其实不只道门,这个世界就连天魔的传说都有,就是单单没有佛门的说法,于是一颗疑惑的种子只好暂且隐忍在青灵儿心中。

    小小青芽立心早,未卜前途未必夭。

    时年青灵儿九岁,早起坐定诵经,一课已完,便于自家院中,闲庭信步。忽有家人来请,说是书院的华先生来访,请三小姐相见。

    会客堂里,青文宇和华子儒,分主宾在座。

    华先生正端着盖碗儿,轻呷一口香茶。见青灵儿提裙迈步,跨过门槛进来,便放下盖碗儿,点头对青灵儿示意。

    青灵儿心中暗道:今番华先生来访,怎的不见其他家人在座?

    青文宇吩咐青灵儿坐在华子儒对面。

    华子儒淡淡开口,却声如洪钟,不似平时授课时那般绵软苍老,明显是运上了真气:“灵儿姑娘,不知,你可愿意修真?”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青灵儿心中却顿时炸开,眼光透出狠狠的惊诧。

    但用不多时,青灵儿便平复了自己的情绪,望向华子儒的眼光也平静下来,淡淡说道:“先生可否详细说说。”

    华子儒看过青灵儿的反应,点点头,细细将前后因果介绍了一遍。

    青家虽是世俗的大商贾,但是内部却有修真组织,称为“内室”;而相对的江湖武者组织,就叫“外室”。

    实际上青家是一个修真家族。而华子儒自己,就是一个外室的弟子。

    青家每隔三年会举行一次新弟子的选拔大会,主要是针对内室弟子的选拔。

    而成为内室弟子的标准,则是必须具备灵根。这灵根说来复杂,简单说,就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修真的决定性因素。

    “没有灵根,不能修行”是一条铁则。因为世上没有针对无灵根人的修真方法。

    青灵儿望了一眼父亲,青文宇微微点头,示意她继续听。

    介绍了大体的情况,华子儒直接表明要带青灵儿去参加测试。一旦被测出身具灵根,便可以进入青家内室,修习修真功法,无论是金木水火土中的哪一种灵根,都无疑会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昌隆镇每次参会的组织者,就是这昌隆书院的华先生。而青文宇作为青家在昌隆镇的一把手,本应该带头做这件事情的。但是近来几次大会,昌隆镇的结果都是惨淡,青文宇也就渐渐无心参与。

    青灵儿闻言,略作思索,便提出自己的问提:“先生,不知这灵根如何测法?”

    华子儒微微点头,便作答:“据说青家内室有一件宝贝,名叫‘五灵台’,此宝可以测试每个人的灵根种类和品级。有无灵根,也是一测便知。”

    青灵儿又问出第二个问题:“先是曾说,您不是青家血脉,为何也能入青家外室。”

    华子儒呵呵笑道:“果然心思如尘人灵慧。青家不论内室,或是外室,虽然都以培养青家子弟为先,但是实际上都不只限于从青家家族内部招收弟子。外来的游侠散人,只要有意愿为青家效力,通过考核,就可以加入青家。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青灵儿心中好不兴奋,毕竟一直觉得未卜的前途,突然有了方向。一时间思绪万千,最后却只是慢慢抬起头,猛然直视华子儒,坚定地说道:“好!就去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