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清宫静妃传 > 二十八、只羡鹣鲽不羡仙

二十八、只羡鹣鲽不羡仙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清宫静妃传 !

    夜宴既散,皇帝依例要去坤宁宫过夜。是夜福临见青月喝得微醺,便命人撤了肩舆,换一顶孔雀软轿抬青月回宫。紫禁城的夜风颇凉,那漆黑夜色里,明亮的璀璨星子似仙人随意倾洒的一把宝石,令人想起青月一双明眸。他垂首嘱咐了其其格好生照看青月,又仔细掩上了软轿侧开的帷帐,不让一丝冷风透进。

    内监方抬起轿子走了二十余步,青月在轿内已是睡意朦胧,忽然听得不远处一声软语道:“皇上万福金安。”

    又听得福临无波无澜的声音道:“福晋请起。”

    恍惚间听得那女声仿佛是董鄂凌霄,青月本欲掀帘而望,但听得福临言语淡漠,加之身困体乏,倒也不作多想,很快沉沉睡了过去。

    董鄂凌霄见福临转首上了步辇,忙屈膝道:“恭送皇上。”福临轻轻一摆手,内监们整齐有力的步伐便即刻迈开了去。董鄂凌霄匆匆瞥了一眼他远去的背影,依旧如巍峨玉山,清朗俊逸,心下不由得一酸,脸上的血色一分分淡了下去,晚风拂起她细碎的鬓发,竟生了一丝憔悴之感。

    她未发一言,只携着豆蔻,沿着悠长的宫巷夹道静静走着,沿途不断有宫人垂手侍立于朱色宫墙之下,行礼如仪。那风吹了一阵又一阵,是隐隐要透进骨髓里一般的秋凉,良久,凌霄听得豆蔻道:“那一日福晋让奴婢去打听雨花阁中所遇见的公子与小姐,奴婢查问了许久,方知那年轻公子竟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叶慕宁大人。而那位小姐,却无迹可寻。奴婢万万没有想到,那小妮子竟然会是……”

    凌霄慌忙斥道:“住嘴!若是被人听见了,你的小命还要不要了?”

    豆蔻噤若寒蝉,久久不敢多言一句。

    孔雀顶轿安稳落在坤宁宫的正门前,其其格上前撩起轿帘,却见青月睡得香甜,不由得“呀”了一声。福临忙上前示意她噤声,又柔声道:“让朕来。”便轻轻打横抱起青月,大步流星地走入未央殿。

    青月素来清瘦娇弱,福临将她抱在怀中,只觉轻柔娇软,闻得阵阵暗香,并非寻常脂粉俗香,仿似空谷幽兰,又若寒冬梅香,隐隐要渗透到骨髓中去一般。进了东暖阁,福临的动作愈发轻柔,将她安置于床榻上,又命其木格打来热水,亲自替她擦去鬓边黏腻的汗水。如此一来,竟折腾到了子丑时分,福临也懒得去唤宫人服侍,便在青月身旁和衣而睡。

    翌日一早,温煦的晨光一分一分投在宫前的月台上,又逐渐蔓延至坤宁宫的十二扇交花双菱长窗下,那长窗轻覆着浅湖蓝的鲛绡纱,并着晶莹圆润的东珠帘子,即便日光极盛,透进未央殿也似月光般柔和皎洁。

    青月一觉便睡到了晌午时分,方唤过了其其格为她梳洗完毕,择了一身锦绣红莲缎长裳,自袖口处至腰际绣云纹翟凤,盈盈一握的杨柳细腰上,系着那块和阗白玉龙凤环佩并一对青玉玲珑。

    安德广上前做了个揖道:“启禀皇后娘娘,太医院派人来给娘娘请平安脉。”青月对镜自照片刻,方搭着其其格的手出了暖阁,又道:“宣他进来罢。”

    不过多时,便见一身蓝底松梅白鹤补服褂的太医躬身而入,恭敬行礼道:“微臣给皇后娘娘请安,愿皇后娘娘凤体安康。”那太医抬起头来,青月却怔住了,失声唤道:“临风——”

    萧临风再度揖道:“回皇后娘娘,正是微臣。”

    青月大喜,忙吩咐了其其格赐座,又令其木格取了上供的铁观音来。萧临风亦不胜欣喜,颇怀了些欣慰道:“原以为是背井离乡,却不意遇见故人,更何况娘娘如今已是万金之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青月见殿内众人颇多意外之色,唯有其其格与其木格一脸了然,便亲自递过一盏滚沸了的铁观音,笑着对众人道:“本宫与临风算是总角之交。彼时,临风的父亲还是来往科尔沁贩卖茶叶的商贾,与我父王多有相交,临风便随着他在科尔沁生活过几年。”

    萧临风亦是感慨良多:“微臣自小热爱医术,然自束发之年随父亲离开科尔沁草原,来到京城后,便考取了太医院,原以为此生与卓朗大哥和娘娘再无机会相见。谁知年前却听说科尔沁的青月格格即将嫁与皇上,微臣不胜欢喜,就盼着有今日再见之时。前日院判大人来为皇后娘娘甄选日常请脉的太医,微臣一时毛遂自荐,竟通过了考核,今后便由微臣每日来请娘娘的平安脉了。”

    青月端起元青花的茶盏,轻抿了一口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⑵。一晃这样多年过去了,本宫与你还能相逢,可叹世间缘分之奇妙。”

    连素日里一向稳重的其其格亦打趣道:“格格起先总担心来了紫禁城无法适应,如今皇上待咱们格格这样好,竟连萧大人也能相助格格左右,格格可算是能安心了。”

    青月十分欢喜,吩咐了赏坤宁宫上下宫人三个月的月例,又赐给萧临风一对白玉如意、一套景德青花瓷茶盏并一斛东海珍珠。

    午后福临自乾清宫处理完政事,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听了这一番趣事,倒也颇为欣慰,更嘱咐了青月要保重身体,每日按时诊脉。

    彼时青月坐在交花双菱长窗下练字,日光隔着湖蓝色的鲛纱和珠帘,一缕一缕烙在她乌黑的鬓角和莹白的脸颊,宋陶莲花香炉里焚着清淡的沉水香,却自有一种恬淡与安静悠然而生。

    福临望着她温润一笑,自明黄色的龙袍袖中小心翼翼取出一枚精致的龙凤合婚庚帖。

    青月忆起新婚那日硕大的龙凤烛已燃烧殆尽,象征着夫妻一生一世,白头偕老,眼前却又见一对龙凤交和,不禁莞然而笑,伸手接过那枚合婚庚帖。

    柔白细腻的手紧紧执着一只出锋的细羊毫,在泥金薄红的龙凤庚帖上游走。

    福临长身玉立,静静地站在她身后,看她书道:“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次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⑴”

    蒙古亲贵出身的女子,大多连汉文都不通晓,更遑论诗词歌赋。宫中原只有恪妃颇通诗书,写得一手簪花小楷,宁贵人与贞贵人亦识得几个字,于书法上也与恪妃相去甚远。

    而青月字并非寻常宫嫔和闺阁女子素临的卫夫人,竟是“颜筋柳骨”的颜体。福临不禁暗自赞叹,她的一双素手纤细娇弱,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磅礴大气、遒劲有力的一幅字,竟是出自如此姌弱玲珑的女儿家之手,当真是洛阳纸贵了。

    他笑得清朗温和,如漫天的蓬勃阳光,又自白玉笔架上取过一枝狼毫,饱蘸墨汁,以柳体写下二人的姓名。

    此证

    爱新觉罗·福临    博尔济吉特·青月

    白首偕老    永结同心

    青月微微一抬眼,纤长浓密的睫毛仿佛一对黑翼蝴蝶,翩跹在莹白的面上。她的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微笑,轻轻道:“都说颜筋柳骨,可我却觉得,颜真卿乃大将军,字中锋芒傲气更在文臣柳公权之上,我自幼便喜颜体,数年下来也算小有所成了。”

    福临笑着打趣她:“这样的字,可赶得上前朝的老臣了,我瞧着翰林院的汉文掌院学士,也不过如此罢了。”

    福临见她柔滑如墨绸般的青丝委落在肩,幽幽的清香萦绕着鼻尖。“听闻你自幼聪颖明慧,总是一点即通。有时候,连我都要嫉妒你了。”

    青月将玉笔一抛,拍拍双手道:“皇帝乃天下之主,雄材伟略,岂是我小小女子可以比的?”

    却忽然忆起福临年少苦辛,历经折难方荣登帝位,却又受制于摄政王多年不得亲政。不由心下发酸,眼角微润,却只装作无意,徐徐地吹着宣纸上未干的墨迹。

    福临望着那幅字良久,方道:“我所识之人中,怕是只有慕宁的造诣在你之上。可他身为汉人,却也是应当的。”

    她转身笑盈盈望着他,颊边小小一双酒窝若隐若现,隐隐有一丝不满与傲气:“再过三两年,便是慕宁也不如我了。”

    福临抚掌而笑,道:“朕的皇后,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

    日光倾泻,将青月胭脂红的裙角烘得炽热,她的青丝婉转于肩,笑靥如花,回首对着福临道:“临哥哥,今后我便唤你九郎可好?”

    福临清朗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道:“极好,我与你,当是檀郎谢女⑶,白首不离。”

    青月心头一软,斜斜倚靠在福临的肩头,大滴的泪水洇湿了他袍上狰狞的龙首与金色的龙身,福临慌忙拍着她的背心,轻声安慰道:“傻丫头,咱们这一辈子,还很长。”

    那样初秋微凉的天气里,听得他如此一番话,却犹如春光般和煦温暖。青月静静依在他温暖的怀中,与他十指交握。阳光熹微里,仿佛天地一切皆是虚无,唯有掌心的一点温度,才是这一生不可多得的温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