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清宫静妃传 > 一百一十四、十年生死两茫茫

一百一十四、十年生死两茫茫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清宫静妃传 !

    除夕大典那夜,那夜宴之上,见得席中诸妃皆在,唯独缺了青月一人,不免含了几分怒气,对身侧的皇后道:“今日乃是除夕大典,皇额娘亦在殿中,怎的永寿宫如此不识规矩,成何体统!”

    皇后忙起身道:“启禀皇上,静妃受罚,仍在禁足之中,不得出永寿宫半步。何况……皇上也并无旨意,命静妃出席阖宫大典。”

    彼时敬事房的徐向荣正捧了绿头牌来,因着除夕大典,皇帝照例是要去翊坤宫,徐向荣正欲吩咐左右内监,却见皇帝一把将那红木托盘掀了,只道:“朕今夜便独自歇在乾清宫。”

    夜里的乾清宫安静极了,皇帝独自歇在那冬暖阁里,他向来喜欢朝里而睡,待到酉时,掌灯的内监方有正蹑手蹑脚进来,听得皇帝呼吸之声渐渐匀了,忙讲那殿中的通臂红烛熄了,又拿白纱笼将那灯火照了,一时间阁中晦暗明灭,依稀见得烛火茫茫点点,滟滟生光。

    阁中十二扇明黄鲛纱并着背灯青绸幕,在夜风里微微卷起拂动,皇帝原本睡得沉了,却发了梦魇,那夜色未央里,仿佛听见极清冷的一句话,不断在脑海中幽幽回荡。

    皇上可还记得当年的乌苏怜南?

    那窗外的风愈发大了,吹得檐头铁马响声零乱,扑啦啦惊飞了一阵寒鸦。冯有京原在那廊下当值,忽然听得里头玉器破碎的声音,呼呼风声里,夹杂着皇帝一声呼喊:“不——她不敢——”

    冯有京唬了一跳,忙提了那照明的羊角风灯进去,见得鲛帐重叠里,皇帝坐在那御榻之上,静默不言,仿佛沉寂了千年的魅影一般。冯有京壮了壮胆子,方轻声唤道:“万岁爷?”

    皇帝猝然抬首,那黝黑深邃的眼眸在晦暗明灭的灯火里显得格外凌厉,冯有京忙垂首侍立,却见那平滑如镜的地砖上,安枕的白玉如意和青花瓷枕碎了一地,不由骇得面色煞白,道:“万岁爷可是梦魇了?奴才这便去请萧太医来。”

    那夜色泠泠里,皇帝只是沉吟不语,良久,方听得他平静一声:“现下什么时辰了?”

    冯有京不明就里,忙去瞧案上的镀金兽耳铜漏,道:“回万岁爷,已经子时三刻了”

    皇帝定了定心神,方道:“无事了,跪安罢。”

    冯有京慌乱之间,忙抬头瞧了皇帝一眼,见他神色苍白,那额头鬓角,皆生了细细密密一层汗珠,一时间倒也不敢多言,忙打了个千儿,道:“奴才告退。”

    皇帝一夜无眠,原本卯正时分便要起身前往御门听政,然自端敬皇后仙逝,皇帝罢朝至今,向来睡到辰初时分。那大年初一里却是起得及早,卯时刚过,便已叫起,那司衾尚衣的宫人进来,替他换上一身朝服,又服侍他用青盐漱口,将那发辫细细梳了,系上明黄穗子并八宝缨络。

    他方用过膳,只觉那殿中龙涎香幽幽脉脉,兜头兜脑而来,甚是浓郁,便吩咐道:“那香不好,去换了沉水香来。”吴良辅小心翼翼地觑着皇帝的脸色,见他眼下两片乌青,定是昨夜并未睡好,忙道了一声“嗻”便匆匆去了。

    皇帝心头烦乱,见那御案之上,熟宣铺叠,便唤了冯有京进来磨墨。那乾清宫内地龙甚暖,家常的明黄绸缎中衣被薄汗沾湿,贴在身上,只觉分外难受。沉水香燃在那三尺来高的甪端熏炉里,轻烟袅袅,不绝如缕,似当真能安抚人心一般。皇帝方命人掩上了大门,独自一人坐在案前临帖练字。

    约莫小半个时辰,吴良辅猛地推门进来,那脸上的表情甚是可怖,骇得没了人色般,亦不似往日般恭谨行礼,方见了皇帝,便双膝发软瘫倒在地,连那声音里都带着颤巍:“皇……皇上,启禀皇上,永寿宫……永寿宫出事了……”

    皇帝正静心临着颜真卿的多宝塔,听得他吞吞吐吐,满是不耐道:“何时得了结巴的毛病了!究竟何事?”

    吴良辅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匍匐在地上,那颤抖的声音轻轻道:“静妃娘娘……昨夜服毒自尽了。”

    擎着狼毫的手猛地一颤,笔下一个“心”字尚未誊写完毕,绵软的毫尖淋下浓稠一滴的墨汁,那上用的白宣绵软似帛,沾了一滴墨迹,周遭的水渍隐隐散开,像极了一滴偌大的泪。皇帝愣愣地瞧着,上好一幅笔墨,顷刻间已然尽数毁去。

    他龇目欲裂,手里紧紧握着那一杆狼毫,似不能相信一般,只道:“你说什么——”

    吴良辅早已骇得浑身发颤,却不得不答:“启禀万岁爷……静妃娘娘薨了……”

    皇帝怔怔的立着,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瘫倒在那龙椅上,沉默了良久,仿佛只是听得寻常之事,只摆了摆手道:“退下罢。”

    四肢百骸仿佛尽数碾成了齑粉,又被暴风吹散般,胸腔里有无尽的波浪翻腾,只觉心如并刀切破,似是千刀万剐般地割裂。他定定地望着那张上好的洒金白宣,起头不过四字行楷,隐隐充斥着温柔和眷恋:“青月吾妻……”默默良久,眼里垂下了滚烫的泪水,炯炯有神的双目已尽是空洞无助,他喃喃道:“以一己之命换取自由,原是我低估了你……青月……对不起。”

    他话音甫落,已是一口鲜血呕在了那案上,御用的一方熟宣,绵白轻软,被那殷红血迹染得斑驳,像极了大婚之日,她赤红锦绣的凤冠霞帔,灼灼如焚,又仿佛千秋寿辰,她素衣起舞,那红梅飞落,点点沾衣,又似那惊鸿一瞥之间,见得凝霜皓腕之上,一串珊瑚九曲玲珑,殷殷如血。

    永寿宫内哀鸣响彻,云板声连扣不断,仿佛被素白的缟衣与帐幔侵蚀了一般。他立在那大殿之外,隐隐想起从前那镶红金黄云缎神幔和那背灯黛青稠幕,此刻皆成了一抔惨淡凝白,麻衣如雪。

    他未携侍从,独立寒风,那清癯的身影微微一震,不由狠狠握了拳,直朝着长乐殿内迈步而去。

    那冷风呼啸里,其木格方自殿内而出,身形一晃,挡在福临身前,壮着胆子跪下道:“皇上请恕罪。”

    他英挺的眉紧紧皱着,厉声道:“你敢拦着朕!”

    其木格虽心下害怕,却犹自仰着头道:“启禀皇上,格格生前最后一句话,便是交代奴婢,她不愿再见皇上一眼,也不愿皇上再记得她。”

    其木格那倔强的神情,像极了从前的她,福临垂首盯着她,那目光如冷冽的银刀,却渐渐变得暗淡,那嗓音里透着前所未有的飘渺与虚弱:“她……可还说了些什么?”

    其木格一字一句说得分明,仿佛是青月那淡漠清冷的语气般,只道:“今世夫妻情尽,恩断义绝,来生亦不愿再与九郎有半点瓜葛。”

    福临狠狠地闭上了双眼,太阳穴处突突地跳起,其木格见他如此触动,忙重重磕了头下去,高声道:“格格生前不能回到科尔沁,已是毕生之憾,只求皇上在她死后能令她魂归故里,来生不要再在这红墙高瓦中困顿至死。”

    他仰首望向天空,冬日里甚少有那样蔚蓝明澈的天。一片晴空,万里无云,连晨光亦透着一丝淡淡的浅蓝色,清澈明朗,直教他想起那一双至真至纯的眼睛,笑得温暖明媚,含羞似怯,如一树灼灼桃花,宜室宜家。

    他伫立良久,仿佛渐渐平静了下来,保持着一个帝王应有的镇定自若,不悲不喜,无忧无怖,只道:“朕只当从未听过你这番话。”

    那北风渐起里,唯见他茕茕孑行。

    其木格朝着他的背影磕了一个头,那柔软的额头重重触碰在光洁如玉的方砖上,只觉冰冷生疼,她喃喃自语道:“格格,奴婢一定会帮您实现最后一个愿望。”

    他远去的背影消瘦清癯,发辫处的金色穗子掺杂着一条极细微的素白绸缎,黑金织锦的龙袍勾勒出一个完美的背影,深深镌刻着帝王的果毅与骄傲、落寞与寂寥。他的身后,仿佛有一道窈窕的青色身影划过,凝望着他的背影,待他回头之时,却只余满殿的缟衣綦巾与一架漆黑棺木。

    福临抬一抬手,抹去眼角滚烫的泪花,旋即又恢复了那冷峻的面容,仿佛只是见了初春时节一朵青色梅花零落,直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固然令人扼腕叹息,却也不过尔尔罢了。

    只是,自八岁那年登基之后,他再无悲怆落泪之时。

    顺治十七年除夕,静妃暴毙。

    十八年的正月初一,东西十二宫中象征喜庆的红烛灯笼顷刻间尽数湮灭。原本晴朗无云的夜空,突然下了足一个时辰的雪霰子,打在琉璃瓦上劈啪作响,北风一阵阵地呼啸,转眼间竟成了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

    贞妃一身月白真丝寝衣,安坐于同道堂内。碧琳方吩咐了小宫女往火盆中添了几块红箩炭,见得那廊下北风渐起,隐隐夹杂花白的雪,如柳絮般纷扬,忙不迭掩上了殿门,道:“昨夜可是除夕,今日竟然连天色也变了,静妃当真是晦气。”

    案上的白瓷釉瓶里插着几枝开得极盛的红梅,正是小宫女新摘了奉上的,贞妃轻柔的眼风方落在那白瓶红梅上,不由神色一变,忽然伸出凝白的手指轻拈花枝,那小小一朵红梅,碾得只剩汁水,缠绕在她白皙纤细的指尖。她静静坐着,露出了一缕无声无息的微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