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 第48章 教育计划

第48章 教育计划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

    在天下人焦急地关注着秦军主力如何围剿玄王孟秦的时候,孟秦却在自己的领地内默默地进行着一项重要的工作——教育计划。

    他手握四个郡的权力,他深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未来的人才,才能确保他的地盘长治久安,并以此培养更多的人才,巩固自己的势力基本盘。

    在孟秦的命令下,每个郡都在筹备着自己的教育项目。

    这些最先接受过孟秦教育的人,主要制定了四个大的教育方向。

    在雁门郡,年轻的教育官员们正在制定全新的教学大纲,作为最先接受过孟秦教育的他们希望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而在太原郡,一位名叫莲儿的女教育官员正在用心地设计着一堂关于人文历史的课程标准。她主张,只有了解历史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所以她将历史故事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九原郡的教育官员则在倡导实践教育,他们认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因此,他们组织学生们到田间地头去体验种地、收割,让他们明白劳动的辛苦,学会珍惜一切。

    云中郡的教育项目更加注重实用性,他们开设了各种手工艺课程,教授学生们编织、木工、烹饪等技能。他们相信只有掌握了实用技能,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生存下去。

    孟秦看着自己的教育队伍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在最初建立军队的时候,便通过自己前世的教育,培养出了一批教育人员。

    经历的前世国家建立发展的过程孟秦知道,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地改变这片土地上的命运,让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虽然在后世,很多人说什么“教育是提高人格品德的唯一途径”,但是孟秦却不那样想,他觉得,任何一种教育都可以使人成功,没有必要分谁的教育最优秀、谁的教育最差劲,也没有必要非得分个胜负,就拿农业来说吧,在孟秦眼里,农业才是最终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被儒家文化腐蚀得失去灵魂的人群来讲,只有读书才能成为唯一的选择,只有成为读书人才会拥有高贵的地位,成为特权阶级才能站稳脚跟,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这次的教育计划就是为了让那些失败者从农耕的泥潭里挣扎出来,为那些即使还没有走出困境的成功者提供帮助。

    孟秦对自己的教育十分满意,他认为只要这支教育队伍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将来肯定会取得令人难忘的成绩!

    孟秦这一次,在雁门郡设立了一所雁门总学院,太原郡设立了一所郡学院,九原郡和云中郡都各设一所郡学院。

    在这些郡下辖的县中,起码要至少有一所县学府,再往下的每一个乡,至少要有一所乡学堂,最为基础的村中要有一所蒙学。

    孟秦准备构建一所阶梯式教育晋升体系,从村乡县郡教育内容一级一级往上增加,其中的学员一级一级往上攀升,既能够让底层人民都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又能够选拔出其中优秀的人才。

    孟秦心中对于这些优秀的人才也有安排,孟秦计划中在发现这些优秀人才后,让他们破例竞升到雁门郡总学院当中。

    在总学院当中,这些学员不用担心住宿和吃饭的问题,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总学院当中好好学习,在毕业之后为玄王孟秦的治下加砖添瓦。

    在总学院当中,有专门的教师,这些教师将负责对这些学员进行科举考试。这些学员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将获得一个名额,而这个名额将留给那些有才华且品德良好的学子。若他们中有人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便会被委派到更适合自己发挥才华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而那个名额最后将落到这些学员当中最杰出者身上。

    这个政策是由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来进行运作的,这是玄王为了培养这些优质人才而做的一件善事。

    随着孟秦的一纸诏书“教育总纲”传遍四野,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贫富贵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上面所描述的人人皆可接受教化。

    这些人都是孟秦挑选出来的,他们将按照这个教育总纲执行,而孟秦也将根据这个教育总纲对他们进行考察和评价,如果他们的表现符合孟秦的期待,便能成为孟秦的左膀右臂,辅佐孟秦的统治。

    孟秦对自己这次的教育总纲信心百倍,他相信在这一套体系的推广下,他一定能够完成自己的理想。

    在他的这套教育体系中,除了村中所设的蒙学外,乡县郡这三级,教育机构当中,总共分为文武二科。

    在孟秦的理念中,武科是为了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水平和防御水平,是一个综合素质极强的部分;而在文科中,则包括了医疗卫生、文字和算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含了农业、畜牧业、矿产业和海贸等领域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有丰富的教育基础。

    当然了,这些知识都是有计划的,分节奏的传授给各个阶段的学员。

    对于乡县两级教育机构,他们只需要有计划地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最终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地方都需要到郡级学院中学习。

    想要再次晋升学习,就需到总学院当中。

    孟秦在总学院的图书馆里设置了许多资料,并且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和学科体系。

    在这个总学院的体系当中,孟秦设置了“科学、数理、文化、政治”六类教育分支,每一类分别由一个教师担任主教,负责教导学员。

    对于总学院当中的人员孟秦要求又高了一些,在要求学员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展开一些研究。

    如果这些人的研究任务完成的话,就会得到孟秦的丰厚奖赏。

    除了完成研究任务毕业之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参加军队,在完成半年的军队培训后就可以申请总学院毕业。

    孟秦之所以设置这么大的教育体系,是因为他并不用担心教育人员的事情。

    因为在他起义之前的那些年,每年都会以招收许多工人,来自己的酒店作坊中进行打工为名义。

    以此来展开教育培训。

    对于这些已经参加了教育培训的人员,孟秦都能够确保其中忠诚。

    这些年来,积累之下,孟秦已经秘密培训了将近百万之多的人。

    这些人在他的势力当中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只是处于中下层的人员。

    但是如此庞大的,人员基数,也是他为这个时期的教育计划特意准备的。

    在未来几十年间,每年他都会组织一次教育巡查,确保让全国所有的孩童都能够接受到正常的教育。

    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辛和漫长,孟秦却觉得值得。

    因为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人民的认知,实现民族复兴,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当孟秦在宣布总学院的计划的时候,整个天下仿佛沸腾了。

    孟秦的这种新政,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就像是在听天书。

    在这个时期,很多人甚至连字怎么写都不清楚。

    可是在孟秦的宣传下,在总学院的指点下,所有人都明白了什么叫做教育。

    孟秦对此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反而是向世界公布这一项决议。

    这一项决议一公布出去,顿时让无数普通人感动不已。

    “我愿意!”

    “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我愿意放弃我手上所有的活计!”

    ……

    这些普通人纷纷向孟秦效忠,他们都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新政,或许现在他们依旧是奴隶,而不是享受着普通人应该有的权利。

    这一切孟秦看在眼里,笑在心头。

    孟秦在这项制度中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措施,这些奖励都是孟秦亲自制定的。

    比如孟秦为了激励人们读书,他将从各州郡调来一批官吏,专门帮助那些孩童进行教学,让他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而孟秦自己则亲自监督各个科目的修建和管理。

    这些官吏也是从各个府县抽取出来的优秀人才。

    他们的任命会在今年颁布,孟秦在他们中选择出一批佼佼者,担任县级、郡级学院的校长,协助自己的教育计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