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 第17章 抓捕胡惟庸

第17章 抓捕胡惟庸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

    待侍卫将涂节拖出殿外,朱元璋气得坐在龙椅上,此刻的朱元璋心里想着。好你个胡惟庸、陈宁、涂节,真当咱聋了,瞎了不成?咱倒是要看看你们见到自己事情败露的样子!

    “朴不成,备轿!将平安叫上。”

    “是,皇爷。”说完,太监总管朴不成转身离开大殿,吩咐手下的太监赶紧去备轿和传唤将军平安。

    一刻钟后,步舆准备完毕,随行侍卫、大将平安等人也在等候朱元璋的到来。朱元璋也不想浪费时间,很是干净利落地登上了步舆。

    朴不成见朱元璋坐稳身子,就立马高喊:“皇上,起驾!”

    队伍在走出武英门,在前往西华门的路途上,坐在步舆上的朱元璋在思考胡惟庸谋反事后的安排。

    嗯~,首先这胡惟庸咱是要杀了其九族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胡惟庸被自己杀了之后,这后续该怎么整?

    再让底下的大臣当丞相?不成,不成,咱好不容易将胡惟庸给踢掉,绝不能再有丞相这个官职,不然咱岂不是白忙活了?

    那么,既然自己不想再设置丞相这个职位,那六部干脆直接归自己统领得了,既加强了皇权,也能更好的掌控六部,两全其美的事啊。

    嗯~,不对。没罢黜丞相这个职位之前,朝廷的政务就很多,现在自己直接掌管六部,虽然累了点,但自己还能承受。

    但是标儿、雄英这孩子该怎么办?难道让他们整日都在处理政务不成?虽然作为皇帝要每日处理政务,但这皇族的繁衍也是重中之重啊,要不给他们俩整个殿阁大学士来帮忙得了?

    不成,不成,这殿阁大学士不能整,如果整了岂不是又是一个丞相制度?那咱自己还罢黜丞相制度干嘛?该如何是好呢?

    咦,反正咱明日就要去看咱的大孙儿,正好拿这个来考考大孙。嗯,就这样整。

    就在朱元璋想到明日要去见朱雄英的时候,步舆的一个轿夫突然手滑,身体并立刻瘫软了下去。

    而坐在步舆上的朱元璋则突然感觉到左边突然一斜,右手赶紧把住了把手,这才稳住了身形。

    朱元璋待稳住身形,面露怒色道:“朴不成!”

    朴不成立马会意,立马示意随行侍卫将那名轿夫拿下,并第一时间来到朱元璋面前跪下来,告罪道:“奴婢办事不利,让皇爷受惊了,请皇爷降罪。”

    朱元璋哼的一声不理朴不成,现在正是处理胡惟庸关键的时候,这轿夫竟然连一个步舆都抬不好。

    朱元璋来到这名轿夫面前,示意随行侍卫将此人弄醒,他倒是要看看这轿夫,是谁给他的胆子!

    不多时,这名轿夫被侍卫弄醒,醒来的第一时间就心知自己闯了大祸,连忙磕头求饶道:“皇上恕罪,小的知罪了。”

    朱元璋此刻倒觉得不用那么赶时间去胡惟庸那里,刚才的情况,他是有看到的,这其中必然还有事情,故而朱元璋开口询问道:“说吧,为啥连一个步舆都抬不好?说好了,咱就饶你一命!”

    吓坏的轿夫听到自己能活命,也顾不得此话是不是真的,就赶紧把实情说了出来。

    “皇上,小的名叫吴老幺,家里最小,因此俺爹将我取名老幺。

    就在昨日,家里突遭变故,也不怎么了,胡相国家里的家宰将我爹娘活活打死了。

    皇上啊,小的没了爹娘,痛苦万分。小的,小的,误了差事,小的……”

    说到最后,吴老幺悲伤的情绪再次起来,连说话都说得不利索。

    此刻的朱元璋的脸色突然冷了下来,他并不怪罪这吴老幺,爹娘死了,悲伤过度自己也能理解。但,这胡惟庸的家宰,呵!

    朱元璋就静静地看着这个轿夫渐渐的情绪稳定,然后开口对匆匆赶来的毛骧说道:“毛骧,此事给咱彻查!”

    毛骧赶紧领命,“是,皇爷。”

    见事情变成这样了,朱元璋也没有心情跟胡惟庸玩什么猫抓老鼠的游戏,在扔下一句将吴老幺带下去休息后,就带人走上了皇城上的城墙。

    城墙上,朱元璋望着胡惟庸家的方向,头也不回的直接下令道:“毛骧、平安,令你们带领锦衣卫、京军人马立刻将胡惟庸一党逮捕,另将胡府上下清理干净!”

    朱元璋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补充道:“胡府家宰,擅自杀我大明百姓,先将其抓入诏狱,待查明之后,问斩!”

    毛骧、平安听完,赶紧领命回答道:“是,皇爷。”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嗯,去办事去吧。”

    待毛骧、平安前去执行朱元璋的命令时,朱元璋对一旁的太监总管朴不成说道:“朴不成,这宫里是该好好地清理一番了。咱可不希望咱的大孙回来的时候,这宫里都是一些脏污纳垢的人。”

    朱元璋说完,语气一冷,下令道:“令,李保儿(李文忠)率领侍卫亲军,按照名单给咱将人全部拿下!”

    说完,朱元璋也就不再说话,就静静地看向胡惟庸家的方向,至于刚才那个命令,自然会有人前去传旨。

    ……

    胡惟庸处

    此刻的胡惟庸正和陈宁喝着茶,静静地等朱元璋的到来,只要朱元璋前脚一进胡府,皇宫那边也就会立马动手。

    胡惟庸拿着朱元璋赐下的痒痒挠,挠着后背上的瘙痒,一脸惬意的样子,而坐在底下的陈宁则喝着茶。

    就在此等情景时,胡府的家宰来到大厅汇报道:“家主,事情都准备妥当了。”

    胡惟庸听闻,停止了挠的动作,看向自己家的家宰问道:“皇上到哪了?”

    “据暗哨半个时辰前的汇报,皇上并未出宫。”

    胡惟庸闻言眉头一皱,怪了,自己为了今天能成事,可是赶紧将近几日来的政务处理差不多,这皇上此刻不应该还在处理政事才对。

    难道?事情败露了?不可能,不可能败露,自己做这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怎么可能会败露?

    就在胡惟庸思考到底在哪个地方出问题的时候,毛骧与平安已经带着六千多名的锦衣卫和都督府人马来到胡府,人一到,就立马派出人马将胡府围了起来。

    平安首先开口说道:“毛指挥使,末将就将这胡府先围起来了,我带一队人马从后门攻进去,你就带人攻前门如何?”

    毛骧点了点头,前后门都一样,都是功劳,只要能第一时间将胡惟庸拿下就行,故而毛骧说道:“嗯,可以。”

    说完,两只人马立马分开,分别从胡府正门和胡府后门攻入,两者都希望能第一时间将胡惟庸拿下,将首功收入囊中。

    胡府正门这边,毛骧一人当先,在骗开胡府正门以后,就拿着刀劈下门房的脑袋,随后身后的锦衣卫人马一拥而入,分左、右两个方向避开影壁,攻入庭院中。

    庭院中的奴仆首先见到了大批锦衣卫,随着奴仆的呼喊声,藏于胡府中的私兵也发现了异常,当他们来到前院的时候,毛骧等一众锦衣卫已经将庭院中的十多人奴仆斩于刀下。

    毛骧对着手下的锦衣卫喊道:“奉皇爷旨意,胡惟庸谋反,胡府上下一个不留!”

    说完,毛骧大步向前,将面前的兵士斩于刀下,而后继续喊道:“快速解决叛逆,活捉胡惟庸,绝不能让都督府那帮人抢了我们的功劳!”

    在毛骧说完这句话之后,肉眼可见锦衣卫人马的刀锋乃至杀伐都狠辣了起来,抓捕谋反首犯之功啊,皇帝陛下绝对重重奖赏的。

    胡府正门锦衣卫人马仅隔一处房舍就能攻入胡惟庸所在的大厅,而平安这边却进展缓慢,没办法,醴泉之处是在胡府后院的地方,这也是胡惟庸当初设想要将朱元璋斩杀的地方,兵力自然也就很多。

    平安看着这进展如此缓慢,他也急了,这可是军功啊,这功劳自己能得到,又怎么能让锦衣卫那些人拿去?

    就在胡府前后门都有人马往大厅里攻打的时候,处在大厅中的胡惟庸也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

    只见一个下人匆匆跑到厅中,高喊道:“家主,锦衣卫和都督府的人马从前后门攻打进来了,您还是快撤吧!”

    胡惟庸闻言,心知大势已去,虽说这大厅之中有地道可以逃跑,但眼看着事情已经暴露,这锦衣卫是绝对会在地道的尽头等着自己的。

    当这种无力感在脑海里想起,胡惟庸就顿感力气全无,瘫软地坐在椅子上,连手中甚是喜爱的痒痒挠也在无意识中掉落。

    而在陈宁这边,原本还幻想着自己有了从龙之功之后,自己的仕途是该多么的好,自己该如何的庆祝。

    然而在听到下人的汇报,他此刻的心情也跟胡惟庸差不多,心知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回天了。

    “呦,胡相国、陈大人好有雅兴啊,还挠着痒,喝着茶,好生惬意啊!”此刻已经是一个血人的毛骧,一人当先来到胡惟庸的面前,调侃着两个已死之人。

    此刻面露死灰的胡惟庸艰难的起身,开口说道:“成王败寇,我跟你走。”

    就在两者说话间,十几名锦衣卫人马也冲入了大厅,毛骧见此开口说道:“将人拿下,其余人一个不留!”

    说完,看着一旁的胡府家宰,戏谑的说道:“喔,差点忘了,皇爷有旨,胡府家宰的性命暂时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