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内宅生存手札 > 131.有喜

131.有喜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内宅生存手札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我就想试一试  冯姨娘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缓缓舒展, 脸上也渐渐带出了些喜色。

    总会有办法的, 是不是?

    薛氏有孕以来,就将府中事务交给了三个姑娘。小事她们姐妹商量, 大事仍由薛氏做主, 倒也不出差错。薛氏如今对衣食方面格外小心,凡入她口之物都由心腹亲自动手,绝不假手与他人,一应香料也全都撤了, 恐有人从中做手脚。

    期间, 冯姨娘曾送来小儿衣物向薛氏示好。可惜她刚离去,薛氏便命人丢掉了这些东西。

    岳姨娘的事, 薛氏还记得清楚。

    又两日,冯姨娘身体不适, 请了常来看病的祝大夫给开药方。

    冯姨娘对旁人不放心, 教儿子怀信亲自去药房抓药, 还特意叮嘱儿子,她前几日, 不小心撞到桌子上,身上青了一大片,问问药房的大夫需要什么药,带回来一些。

    谢怀信挑了挑眉,拿着药方离去。

    取了药后, 冯姨娘也开始日日让人在厨房守着药炉煎药。有时, 她还会亲自去看看丫鬟是否偷懒。

    谢家的厨房这下有两个炉子煎药, 一个是太太的安胎药,一个是冯姨娘治病的药。

    听说冯姨娘也每日煎药,谢蕙思索了许久,终是悄悄去找了薛氏,说道:“母亲提防些,当初我姨娘就是……”

    说起早逝的岳姨娘,她心中黯然。

    薛氏轻轻拍拍谢蕙的背:“蕙儿放心,我心里有数。”

    其实自冯姨娘病后,薛氏就没再喝过大厨房煎的药。——大夫说,她这一胎极稳,没必要喝安胎药,喝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好。但是这药嘛,自然还是要煎的。

    冯姨娘暗地观察打探了几日,发现给薛氏煎药的人由原本的刘妈妈变成了谢蕙。她先是不解,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谢蕙这丫头,是在讨好巴结薛氏呢。也真是蠢,难道尾巴摇的欢快些,薛氏就能给她找个好婆家不成?

    姨娘不是好东西,女儿也不是什么好货!

    冯姨娘不待见薄命的岳姨娘,对她女儿自然也没多少好感。她暗暗琢磨了一阵子,心说,或许还能一箭双雕呢。

    谢蕙给阿娘煎药,这让作为亲生女儿的谢凌云感激而惭愧。按理说这事应该由她来做才是。

    “算了吧,你才多大?我还怕烫着你呢。”谢蕙道,“阿芸,你就别跟我争了。你陪母亲说话就好。要是我姨娘还活着,要是我姨娘还活着……”

    她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低头掠头发之际,擦拭了一下眼角:“你就当是我为娘做点事吧。”

    谢蕙说的含糊,谢凌云心里也酸涩。她心说,那就由二姐姐去吧。可是,二姐姐也才十二岁啊,并不是一个能让人完全放心的年纪。

    谢凌云将自己的担忧说给母亲听,薛氏只笑了一笑:“阿芸长大了,知道担心娘了。”

    “怎么能不担心?”谢凌云嘀咕,阿娘这个时候怀着身孕,不比平时,丁点马虎不得。她轻声道:“那阿娘喝药前我得先看看。”

    她勤修内力,五感灵敏,阿娘喝的药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她记得很清楚。——刘妈妈不止一次念叨,说安胎药很重要,不能有分毫差错。既是如此,那肯定得万分小心啊!

    薛氏笑吟吟地看着女儿,点头道:“行行行,听你的。”

    阿娘这态度,分明是把她当小孩子,谢凌云很发愁。她是认真的,安胎药送来,她要先研究一下。

    这一看不要紧,还真给她发现了问题。黑乎乎的汤药,看着跟以往没分别,不过气味可就不同了。

    “阿娘,这药不对!”

    薛氏笑容收敛:“什么不对?”

    “药啊,药的气味不对。”谢凌云很笃定,“这回药的气味,跟平常的不一样。”

    具体怎么不一样,她也说不上来。上辈子她跟着师父,也只简单认识几种草药,再多的就不知道了。其他事可以马虎,可这药关系到阿娘的身体,不能大意。

    “这话什么意思?这可是你二姐姐亲手煎的药。”薛氏面色微冷。

    “我不是说二姐姐不好,我是说这药不大对劲儿。”谢凌云认真道,“或许是这回没煎好,或者是火候不对呢。阿娘,再重新煎过吧。”

    说话间,谢蕙走了进来,冲薛氏施了一礼后,轻声道:“母亲,这药先别喝。”

    “蕙儿何出此言?”薛氏似乎极为诧异。

    谢蕙细声细气道:“我正看着药炉子的时候,有个丫鬟匆匆忙忙赶来,说是父亲找我,她自告奋勇要替我先看着……”

    薛氏心内了然,她看了女儿一眼,不免诧异。莫非她真嗅出了不同?

    这回来了帮手,谢凌云更是要阻止阿娘喝这可能不正常的药了:“阿娘,我不是小题大做,连二姐姐都这么说了。兴许那丫鬟不会煎药,水放多了或是放少了呢……”

    薛氏心中冷笑,若这药真有问题,那可就不单单是水放多放少这么简单了。挥挥手令两个女儿退下,她轻声道:“你们先下去吧,我自有主张……”

    谢凌云还要再劝几句,谢蕙却扯了扯她,在她耳畔说道:“你别担心,听话就是了,母亲又不傻。”

    这话说的有理,谢凌云依言退下。

    然而,半个时辰后,她听到消息,阿娘肚子疼,已经让人去请大夫了。

    谢凌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第一反应便是阿娘还是喝了那药!她又气又急,阿娘怎么就不相信她呢?不是说了不对劲儿么?

    匆匆忙忙赶到母亲的房间,爹爹也在,正握着阿娘的手安慰,见她进来才收回了手。

    “阿娘,你怎么样?”谢凌云担忧不已,看阿娘面色苍白,眉头紧锁,她甚是心疼。

    薛氏反而安慰她:“不要怕,阿娘没事。”

    “还说没事?你现在有孕在身,肚子疼哪里是小事?”谢律皱眉道,“大夫怎么还不来?”

    “嗯。”谢凌云点了点头,安慰道,“没关系,厨房做的,你要吃的话,还有。”

    谢怀信神情一滞,压低声音道:“三妹妹,十五那天,咱们家里办诗会,就在园子里,你要去作诗么?你要是去的话,就……”

    听姨娘说过,这个妹妹,是个蠢的,对付她,越简单越好。

    谢凌云摇了摇头:“不去,我不会作诗。”想了想,觉得该委婉一些,就续道,“你去找大姐姐和二姐姐吧,我先去找阿娘,待会儿糕点就凉了,改日咱们再说。”

    “诶……”谢怀信还想再说两句,却见她风一般地远去了。

    愤怒地甩了甩袖子,谢怀信大步向前走去。这个只知道吃的蠢货!

    厨房做的糕点,薛氏那里自然也有,但是女儿献宝般送过来的,意义自然不同。薛氏只尝了一块儿,就笑道:“你自个儿吃吧,你不是一直饿的快么?”

    谢凌云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她就着茶水吃的香甜。

    “对了,刚才怀信过来,说是他的朋友要在咱们家里办个诗会,就在这个月的十五。那天,你注意一些,不要出来。你跟你姐姐再说一声……”薛氏随口说道。

    谢凌云不解:“不是咱们作诗吗?”

    “谁跟你说你们作诗?”薛氏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谢怀信跟你说的?他怎么跟你说了?”

    “对啊,就是他啊,刚才还问我要不要作诗,说咱们家要在园子里作诗来着……”谢凌云不傻,宁夫子念叨过无数次的规矩,她也知道,“他是想让我在人前出丑?”

    薛氏冷笑,谢怀信的朋友都是年轻公子哥儿,他们作诗,阿芸若过去,又算什么?阿芸十岁了,半大不小的年纪,名声还要不要?不过谢怀信也太蠢了些,竟然直接这么跟阿芸说,他连算计人的本事都没有,比他姨娘差远了。

    她看一眼女儿说道:“你不必理会。你这个兄长,被你爹爹宠坏了,办事不靠谱。他对你说什么,你只管告诉阿娘就是。”

    谢凌云点头:“嗯,我知道。可是,阿娘,我的确不会作诗。”

    “你呀——”薛氏再次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佯怒道,“赶紧吃了糕点回房去!夫子没留功课吗?”

    “哦。”谢凌云放下盘子,净了手,才回自己房内。唉,每天都要写字,手上都生茧子了。

    她这双手以前可是舞刀弄剑的啊。

    谢凌云想着,手上微一用劲儿,狼毫被她化为齑粉。

    她身后站着的丫鬟碧玉目睹了这一切,目瞪口呆:“三,三……”

    谢凌云嘿嘿一笑,央求道:“好姑娘,莫告诉旁人!”

    碧玉连连点头,一脸同情,唉,三姑娘不但吃的多,力气还大。明明看着很瘦啊,长大了可怎么嫁的出去?少不得要替她瞒着了。

    谢怀信将要在十五当天请朋友在家办诗会的事情,薛氏特意郑重地告知谢家女眷,叮嘱她们那日不要外出。她还替谢家三个姑娘在宁夫子那里告了假。她不希望听到有损谢家名声的传言。

    谢凌云在这儿待了十年,对这里稀奇古怪的规矩,也都了解了七七八八。她知道,官宦人家男女大防看的很重,女孩儿略大一些都要与男子保持距离,连自家父兄,都不能时常亲近。至于她上辈子那样的师兄弟姐妹大家一块儿习武,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了解归了解,可是因为谢怀信的朋友要来,她就得在房内待一整天,这让她很不高兴。

    很快到了十五,谢凌云很听话,就待在薛氏房中,陪薛氏说话解闷儿。谢蕙就在一旁含笑听着,偶尔才说一句话。

    因为薛氏再三告诫,这日来的公子哥儿,除了伺候茶水的丫鬟,见到的谢家人,唯有谢怀信。有些人不免失望。

    官邸不大,园子则更小,虽有假山流水,可到底不大气派。

    圆头圆脸的白公子摇着折扇,叹道:“可惜,有美景却无美人,何来诗兴?”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他们本来是冲着官邸来的,见面不如闻名,这官邸也不过如是嘛!

    矮个子的张小公子忽道:“诶,谢贤弟,你不是说令妹是绝色么?怎么也不……”

    话音未落,就被谢怀信一巴掌拍在脑袋上。

    谢怀信怒道:“滚蛋!我妹妹是不是绝色,跟你又有什么相干?”

    白公子忙拍了拍他的肩膀:“生气了就没意思了,这还不是你上回在醉春楼说的么?他也就顺嘴一夸,难不成还真去做你妹夫?”

    谢怀信不说话了,恨恨地咬了咬牙,他最讨厌朋友们拿他姨娘妹妹说事。然而,过得半晌,他却忽道:“真要做我妹夫也不是不行,我可还有两个妹妹呢。虽年纪小,但将来长大绝对是大美人。那可是太太生,太太养的,最得我父亲宠爱……”

    他这群朋友,家世皆不如他,平日与他相交,也都捧着他。他们中不少人或明或暗流露过想跟他做亲戚的样子。

    他自是瞧不上这些人,不过把谢芸嫁给他们中的某一个也不错。正好可以打压一下太太的气焰。

    很快他又摇了摇头,不妥不妥,谢芸在姐妹中行三,万没有越过姐姐先行订婚的道理。算了先不想这事,他招呼道:“来来来,喝酒作诗。”

    他父亲可是说了,要看他们的诗文。

    儿子招呼朋友办诗会,冯姨娘心里十分欣慰。看一眼正端坐在桌前看书的女儿,她又着急了:“我说萱儿,多好的机会,你可要把握啊。你哥哥的朋友,那可都是绥阳有头有脸的人物,是那什么,青年才俊。对,青年才俊。太太不关心你的婚事,你可得自己长点心,不要傻……”

    谢萱只作不曾听见。青年才俊?绥阳?姨娘真以为她们回不了京城了么?她只需要再拖两年,就能回京,她才不要留在绥阳。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薛氏可以完全忘掉她这个人,不要胡乱替她定亲。

    诗会结束后,谢怀信拿着他和朋友们所做的诗文请父亲过目。

    谢律略翻了翻,没有细看,他捻须笑道:“倒知道附庸风雅。到底是年纪小,写的不像回事儿。你下去吧,不能疏忽功课。”

    谢怀信忙收起诗文退下。想了一想,他抽出一份来,小心翼翼塞进了袖筒中。

    他抽出的这份是孙九写的咏秋诗,老实说写的真不怎么样,不过用来糊弄谢芸,也尽够了。

    孙九家里是开食坊的,足以配得上谢芸了。谢怀信暗想,他还是很为谢芸考虑的。毕竟她要叫他一声哥哥不是?

    “没有大兴?”谢凌云追问,“以前也没有?”

    “自然没有。莫说我中土,即便是边陲小国,也没听说过大兴的。”宁夫子看她脸色实在不好,也不与她计较这些,只说道,“你若累着了,就先回去吧。今日这拜师礼也拜过了,等再长两岁,为师再教你好了。”

    谢凌云不说话,心里如同乱麻一般,耳畔反复回响着夫子的话:“莫说我中土,即便是边陲小国,也没听说过大兴的……”

    怎么会这样?若是没有大兴,她又是来自哪里?

    刘妈妈见她脸色煞白,双目无神,连唤了几声“姑娘”,也不见她有丝毫回应,吓得慌了手脚,一把将其抱起,去找太太。

    宁夫子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心里不安。又过得片刻,才渐渐恢复了正常。她寻思着约莫是小孩子身体娇弱,说到底还是年龄小呢。

    定了定神,宁夫子打起精神,将今天原本要讲的忠孝节义讲完。

    那厢刘妈妈抱着谢凌云,奔向薛氏的院子。

    谢凌云早回过神来,擦拭着刘妈妈脸上的汗:“刘妈妈,我自己走。”

    芸姑娘终于回魂了,刘妈妈叹一声“神天菩萨呦”,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然而刘妈妈并不肯如谢凌云所说,放她下来,反而抱她抱的更紧了。

    所幸书房离薛氏的院子也不甚远,再走几步就到了。

    女儿今日拜师,不知是何缘故,薛氏心里并不安生。她本想做会儿针线的,却两次扎伤手指。她索性放下针线,静静地等女儿回来。

    刘妈妈刚抱着阿芸进来,薛氏就迎了上去,连声问:“怎么样?阿芸今天可还听话懂事?夫子没有惩罚你吧?”

    谢凌云离开刘妈妈的怀抱,抱住母亲,轻声呓语:“阿娘,夫子说大齐高祖……”

    薛氏微微一怔,反手抱住女儿,笑道:“嗯,阿芸好厉害,还知道大齐高祖!高祖皇帝是个大英雄,真豪杰。”

    谢凌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流了出来:“阿娘,阿娘……”

    宁夫子说的是真的,是大齐,不是大兴!不是大兴,没有大兴。那她到哪里去寻仇?她对自己说,可能在离大齐很远,有一个大兴,只是宁夫子没去过,也不知道。

    但是她内心深处隐隐有一个声音:真的会有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都有绥阳、都有一样的文字、一样的语言么?这是不可能的吧?不同的国家,文字语言都不一样的。

    不!一定是有大兴的,若没有大兴,她过去的十多年又算什么?

    女儿神情怪异,脸上犹有泪痕,薛氏吓坏了,连声道:“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谁给了你的气受?谁打骂你了不曾?”

    薛氏以眼神询问刘妈妈,后者却只是摇头。

    忽然想起了什么,刘妈妈道:“姑娘今日不小心从椅子上掉下来了,可能是这个缘故。”

    薛氏不辨真伪,忙去查看女儿身上可有伤痕。

    谢凌云不愿母亲担忧,忙说:“阿娘,我没事,不疼,一点都不疼。”

    饶是如此,薛氏仍是放心不下,确定女儿的确没有受伤后,才又哄着女儿吃下一盅鸡蛋羹,哄她睡了。

    谢凌云躺在床上,可是又哪里能睡得着?她从小有意识地调整呼吸,虽时日尚短,内力不显,但也略有作用,至少此刻她的听力很好。她能听到母亲和刘妈妈有意压低了声音的对话。

    刘妈妈正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地告诉薛氏。

    薛氏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方幽幽地叹了口气:“这两个孩子,一个都不能让我放心。若他们兄妹能平安顺遂,我就是少活十年……”

    “太太说的什么话?”刘妈妈打断了薛氏未尽的话,“三少爷会好好的,姑娘也会好好的。太太等着享福就是。”

    谢凌云听着两人的对话,大为震动。一直以来她都知道,薛氏待她很好,她从薛氏身上感受到了母爱。母亲对她好,她也要对母亲好,不能让母亲担心。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