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淡菊如烟文集 > 今又立夏时已然春归处

今又立夏时已然春归处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淡菊如烟文集 !

    有些拥有未曾留意,转瞬即逝;有些过往,未曾留心,经久难忘。不知道是记忆选择了风景还是心情选择了季节。今又立夏时,已然春归处。春天什么时候来的,曾在哪里驻足,我已记不清它的模样。桃花开,杏花白,柳絮堆烟燕归来,似乎都滞留在曾经的某段文字里,而我一直没有去用心触摸一下季节的脸庞。我将自己遗落在流年的水岸,忘记了生活的对岸,那片春花烂漫,烟雨如歌。

    这个春天很短、很短,短得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悄然而至,什么时候又悄然而逝。我甚至怀疑,春天是否在校园里徘徊、停留过。每天只关注着环境卫生、秩序安全、书本课堂,没在意葫芦池畔的柳树啥时绿了,没在意迎春花开过又谢了,春天故意藏在重重帘幕的背后,等待卷帘人掀开重帘,泄露春色。而我却一直将劳顿的躯体裹在冬衣的厚重里,盼春风满怀,等青光明媚。这一等,春天就擦肩而过了。

    立夏,这个被淡忘的日子,母亲总念念不忘。母亲固执地相信,立夏女儿回娘家过,这个夏天不会“疰夏”一切会安好无恙。立夏,我回到了故乡,回到那个行将消失的村子。夏日的第一捧阳光被风儿吹得零零散散,凉凉爽爽。村子里,集居点的楼房又多了几行,绿色的庄稼地又少了一片,那个曾经绿野平川的村子,日渐易形改装,模样陌生得令我不敢相认。

    依然不变的是母亲的餐桌,没等我回家,母亲早已把粽子包好煮好了,父亲新煮的五香蛋腾腾地冒着热气,豌豆角也煮熟了,肥嫩的甜菜也下锅了。鸡鸭鱼肉早已摆满了桌子,嫂子买的黄烧饼在铁锅盖上烤得香酥滚烫。母亲的两鬓又添白发,父亲的腰背愈加佝偻,只是家的味道还是那样香醇甜蜜,令我陶醉。仿佛走了很久,回到故乡的老屋,才发现停歇是多么惬意。

    午后的阳光密密地洒在屋前的菜地里,两架的豌豆长势喜人,一串串将熟未熟的豆荚如风铃般摇曳生姿,那些紫色的豌豆花如蝶儿般翩飞起舞。花生苗才钻出来不久,头上还顶着细碎的泥土,却绿得油亮油亮。一畦包菜恣意地生长,举着圆大的叶子,坦胸露坏,似乎忘记了收敛与包裹。田边芫荽、茼蒿绽放着一丛丛淡紫、金黄的花儿,有蜂蝶在丛中戏耍。芫荽花淡淡的、细细的,像温婉的姑娘;茼蒿花热烈而奔放,像青春澎湃的阳光少年,土地是万物中最值得信赖的东西,从来不打妄语,从来不欺骗时间,总在相应的时间奉上应时的风景。我坐在故乡的老水井旁,一边洗刷锅碗,一边沉醉在五月乡村残留的田园风景中。井边的葡萄架上挂起了一串串极细的葡萄,跟米粒差不多大的葡萄团成一簇簇的,像待放的花穗,细弱而生机盈盈。初夏的阳光剪落满地的斑驳,沉醉里我抖落满身尘土,任田园的风洗尽铅华。守着一口老井,看旧时庭院,忆儿时光景,才发现时光已经老去,风景似曾相识。

    儿时立夏坐过的石碾子早已不知去向,儿时立夏称体重时的兴奋早已散尽,童年老屋前的歪脖子楝树打做的板桌已满目沧桑,腿折光哑,静静遗落在屋角,与蜘蛛网结伴。记忆像一条鞭子,轻轻抽打麻木的心,有一种麻醉醒后的痛隐隐扩散,人到中年,我总想用一篇篇的回忆致我们已然失去的童年和青春,却发现,文字有时候拙笨得不知所云。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真像一首经久的歌,传唱了几千年,依然清新流转。立夏过后,麦子、豆粒将要“小满”然后储存阳光努力生长直到麦芒金光闪闪,便可以收割麦子,贮存“芒种”了。节气用变换的旋律指挥着田地庄稼,朝向成熟,朝向丰收。想起新教育的一句誓言:“相信岁月,相信种子”是的,与其相信岁月在节气的更迭里渐渐长大,相信种子在土地的坚守里生长成熟,不如说相信生命在节气里积淀力量朝向成熟,相信生命在季节的轮回里吐纳日月精华,穿越生死喜乐。

    我的思绪如同地上斑驳的影子细碎、凌乱,但我深知,已然春归处,流年不可数,夏至未至时,美景最难驻。于是,将日子进行到底,将美丽的记忆与风景珍藏到底。

    2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