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丁钉文集 > 拍道多险恶

拍道多险恶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丁钉文集 !

      近日读书,徜徉于史海中,我竟发现,溜须拍马者在中国历来有之。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杀爱子给桓公尝鲜;宋代的程松寿重金买歌妓赠宰相;清人张祥斋“谴四妻联络大官”;民国时汤恩伯对蒋介石言必称校长拍马者可谓多矣!拍马术可谓精矣!其中有三个大马屁精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西汉的邓通,一个是明代的徐一夔,还有一个就是清代的和珅。

    邓通是汉文帝时的一个佞臣。有次汉文帝身上长疮,化脓后又腥又臭,连贴身内侍都怕为其净身。邓通这个大马屁精,却天天伏在文帝身上,像婴儿吃奶一样,用嘴巴把疮里的脓血吸出来,甚至还咽入肚中。文帝于是觉得邓通可爱,便问他:“天下谁最爱我?”邓通答道:“太子最爱陛下。”他以为这样回答,既讨了文帝的欢心,又拍了太子的马屁,可谓一箭双雕。他哪里想到,文帝听了他的话后,就叫太子为自己吸脓。太子虽恼怒,却又不敢违抗父皇之命,只好勉而为之。太子从此对邓通恨之入骨。文帝死后,太子继位,马上罢了邓通的官,随之又抄了他的家。邓通被弄得无衣无食,乞讨无门,后来被活活饿死。

    徐一夔是明太祖时杭州府学教授。他挖空心思作贺表吹拍朱元章,该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徐一夔万万没有料到,朱元章看了贺表后却大发雷霆:“这个腐儒,竟敢侮辱我!‘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者,秃也,说我是个秃子;‘则’字音近于‘贼’,骂我做过贼。该斩!”徐一夔的这篇“拍文”尽管辞美句佳,可他不幸考虑欠周,竟拍掉了自己的脑袋。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他从二十五岁被乾隆看中担任御前侍卫后,便青云直上,一直登上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要位。乾隆对和珅特别宠信,直到死他都没有识破和珅的真面目。和珅之得宠,全在于他会拍马屁。乾隆虽然精明,但也爱听奉承的话。和珅摸清了乾隆的脾气,专说乾隆爱听的话。乾隆八十五岁那年,准备自动退位把皇位让给儿子。和珅却说:“圣上精力充沛,再在位一二十年也绰绰有余,不必议论此事。”如此高龄的老人还能在位一二十年,这是多么明显的阿谀之词!乾隆还一直认为他是贤臣,没想到这个马屁精却是朝内最大的一个赃官。尽管乾隆宠信他,可他最终仍然没有逃脱可悲的下场。乾隆死后,继位的嘉庆皇帝立即查处了和珅,宣布其二十大罪状,赐其自尽,抄没家财(其家财竟有八亿两白银之巨,比当时清朝政府十年的收入总和还多)。

    这三个大马屁精,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由此可见,拍马纵使有利可图,有财可发,然而“拍道”上也有险山恶水,遍布荆棘,一着不慎,一语犯忌,则坠涯落渊,身败名裂。

    在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进步了,文明程度提高了,然而溜须拍马却后继有人,绝无失传之虞。而今拍马者不但政府机关有,企事业单位也有。这些人在其位不谋其事,上班时嘻嘻哈哈,吹吹拍拍;下班后送东送西,南来北往。整日里围着“官”转,鞍前马后,左右逢源。为拍马,他们“宁损千资,毋伤一官”“不怕众人怨,只求一人爱”处处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事事看领导的意图而为,在领导面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对这些人,在此要善意地奉劝几句:请注意,“拍道”多险恶!与其冒此之险去钻研“拍术”、经营“拍道”还不如本份一些,把精力花在工作上,多做点实事,干出点业绩来。

    同时也善意地给“公仆”们提个醒:对那些马屁精要特别加以警惕,小心提防。试想,你一旦被拍,就得让拍马者牵着“马鼻子”按着他的意图乖乖地行事,这岂不是一件很失身份的事?应该清醒地知道,若有人当面奉承你、吹捧你,其中必有原因,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