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宋江山文集 > 大姐陪我游颐和园

大姐陪我游颐和园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大宋江山文集 !

    “大姐,你好!还在北大吗?我来北京了!”来北京的第二天我就给她发短信,很快收到回复:“我在北大的圆明园校区,你是公出吗?什么时候走?明天我请你吃饭吧!”那平和的口吻,似多年熟悉的朋友;那关怀的情致,如殷殷牵挂的亲人。

    这就是我在网上新浪uc里认识的大姐,比我大三岁,但是她传奇的经历、浪漫的情怀、睿智的头脑、卓然的业绩,令我钦佩以致崇拜了,我以为无论从哪方面说,她都足以堪称大姐大的风范了。

    一 初识网络

    与她相识,仅缘于一位uc网友的介绍,其实那位网友和我聊得并不多,只是看到我写的文章,便心生感佩,就对我说:“我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朋友,想介绍给你认识,相信你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于是有人给我发来加入好友的请求,这便是大姐——某省委党校的高级教师。通过交流,感觉她是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人,她时常在uc文学朗诵房间里朗诵文章,颇具专业水准,也曾朗诵我写的文章,感觉音质很纯很美。

    二 园聚缘来

    我出差北京,翌日准备去颐和园,得知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北京大学学习一年,便很想借此机会去看她一下。

    于是,我在北四环的住所西藏大厦给她打电话,她听说后,竞爽然答应去颐和园门口等我。

    首都的北京就是大,待我从西藏大厦倒了三次公交车到颐和园门口时,已是10点多钟,我在进进出出的人流中寻找她,此时手机铃声响起

    “到了吗?”

    “是呀,正在门口找你呢。”

    “我就在门口呀!”

    “在哪儿呀,我怎么没看到呢?”

    说话的同时,我们显然都瞧见了对方,于是我急奔过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

    “大姐,你没有看到我么?”

    “我不认识你呀!呵呵”她边说边笑着。

    哦,我窘然!我竟忘了,在uc的朗诵房间里,她常出视频,故我认识她。而我既无视频,也从未给她发过有关我的任何只言片物,想到此我有点羞惭,便也愈加地感动,感动她对“陌生”的我所给予的充分信任,感动她在秋日暖阳的拂照下,在充满瑰丽色彩的颐和园同我相见。

    三 游园咨意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占地290余公顷,与北京西山、玉泉山等群峰山水相连,互为衬托。园内北部是苍翠灵秀的万寿山,满山的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阙殿宇、宝刹名祠;巨大精美的铜、石雕塑,点缀其间;楼廊馆阁,星罗棋布,蔚为大观!

    似乎听人说“游尽颐和园,天下毋须看”不知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是我来了。

    颐和园本是乾隆皇帝于1750年为母后祝寿而修建的皇家花园,原名叫清漪(yi一声)园,帝王后妃们常逍遥游乐于此。

    我感叹:“这座誉满中外的皇家花园,真的是好美啊!”大姐说:“但在弱贫弱疾的晚清时期,它也曾多次遭到各国列强不同程度的侵毁。1860年英法联军野蛮焚毁了它。1886年,慈嬉为了贪图享乐,不惜挪用海军经费对它进行了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进行修复。直到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平民百姓才有幸走进了颐和园。”

    为使我能更好地了解颐和园,大姐还专门请了一个安微籍的年轻女孩儿做导游。每到一处景点,那个安微小姑娘都兴致勃勃、极其详尽地讲解着,她便饶有兴致、仔细地倾听着,时而点头报以微笑的回应,时而插上几句询问一下,那专注的神情似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的心思显然未曾融进这座异彩纷呈,气象万千的文化名园中去,而是沉浸在和大姐相聚的喜悦中

    四 禅机长廊

    大姐对颐和园有较深的了解,每一个景点都仔细地介绍给我,一直认为她应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在这里她偏要带上一点唯心的色彩,这更体现了她的真实与平和。在一座门前有一龙一凤的亭殿前,她告诉我此处不宜照相,因这儿不是好的征兆,一国不能存二主,何况慈嬉的垂帘听政是晚清腐败透顶、割地赔款巨大、国人倍受欺侮的时期;参观寺庙时。她提示不可从正门走进,因世有俗语“遁入空门”之说;她还讲到了米家的败家石如何导致了米家的衰落,而用船将其运至于此,又导致了清室的倾颓等等。

    参观完许多景点之后,我们走进了著名的颐和园长廊。颐和园长廊沿湖背山,全长728米,上绘14000余幅彩画,有“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美誉,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国粹,尤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情景夺人眼球,在长廊里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得到了维妙维肖、尽善尽美的展示。

    园内游人愈来愈多,而且组团来游览观光的外国人更是一拨接一拨地涌进来,凑着热闹,我的兴致便也愈加地浓厚

    五 餐饮文化

    令我想不到的是,在游人如织的文化名园里,还有这样一个安静的所在——洁净素雅的小饭店、靠近大玻璃窗的矩形小方桌,让我们安然落座,四菜一汤,色、香、味、形俱佳,而尤以酱牛肉最为好吃,现在想来还口舌生津呢!每人打开一小罐易拉得啤酒,那不断升腾的酒沫泛着浓郁的醇香

    餐桌上方的墙上是一幅古旧的图片,上面是光绪皇帝的头像,下面则是著锦衣官服的满朝文武抬着豪华的轿子,轿子上端坐着养尊处优、满身凌罗绸缎的慈嬉太后,她那不解的眼神仿佛在说:什么年代了,怎么连贫民百姓也开始吃上酱牛肉了呢?无独有偶,偏偏对面的墙上悬挂着两幅对联,一联曰“多少兴亡玄秘事,尽藏深宫不言中”另一联是“日丽山青水秀,风和柳暗花明”因有对联的存在,使本已素雅明静的小店,又增加了些许韵藉儒香的文化品味,很令人陶醉其中。

    六 戏楼香阁

    午餐后,我们去游览了颐和园的两个主要景点——大戏楼和佛香阁。

    大戏楼始建于1891年,1895年建成,与故宫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同被称为清代三大戏楼,但以它为最大,且建筑精美,气势恢宠。大戏楼共分为三层,每一层大门两侧都有一幅对联,门楣有横批。而我最爱看的就是门两侧的长联,认为最具精气神。但见最下面的一层,上联写的是“山水协清音龙会八风凤调九奏”下联是“宫商谐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

    佛香阁高41米,应该是颐和园里最高的建筑,它八面三层四重檐,顶覆黄绿琉璃瓦,飞檐翘角,鎏金宝顶,依山面南,俯瞰着烟波浩淼的昆明湖,更显其金碧辉煌,气势非凡。

    七 名湖泛舟

    在大姐的倡仪下,我们乘一支仅容二人乘坐的脚踏式小舟,游览了美丽的昆名湖。

    船上,大姐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颐和园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前有昆明湖,后有万寿山,在这两大块其础上,清代的能工巧匠又在其中兴造了多处美伦美奂、形态各异的景点,如万寿山上的排云殿、佛香阁、多宝塔、画中游、清遥亭,养云轩等等;如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景明楼、玉带桥,清晏舫,绣漪桥、龙王庙、南湖岛、水木自亲等等,不胜枚举,各得机杼。1992年颐和园被评为“世界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使其更具有旅游文化价值,成为人类文明的灿烂瑰宝。

    如果说万寿山以其峻拨壮观夺人,那么昆明湖则以宽阔静美见长,因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远观湖水,清莹碧透,影湛波平,它借杭州西湖长堤,镶东海神山仙岛等众多美景于一体,合理布局,巧夺天工。我们在小船上置身其中,感觉湖山辉映,景色天成,恍如人间仙镜。

    八 其人奇事

    在船上,大姐还向我讲述了她诸多有趣的故事。

    她说自己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一次她独自开车去满洲里,不慎摔到山下去,摔的遍体鳞伤,身体多处骨折,现在看她囫囵人一个,可她确是从阎王爷嘴里爬出来的。说完她呵呵地笑着,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她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她是某著名企业的品牌服装的总代理商,开了好几个店呢!另外她在上海还有两套房子,在面市出租呢。她在轻描淡写地说这些的时候,已着实让我这个穷酸文人瞠目结舌了!

    作为一个省委党校的高级教授,她又确是一个术业有专功的学者,她在北大向导师报送的研究课题是:如何解决新时期领导的心里脆弱问题。后来又觉得这个题目不妥,遂改为:如何克服现代人的心里脆弱问题。她说,作为全省仅有四人以访问学者身份来北大学习的人,她不是来摆摆样子,为自己踱踱金身的,而是实实在在想学习一点东西来的。后来我知道,她在省市党政要员中也有一些至交,某市的市长有什么想不通的事儿都要和她交流沟通,向她咨询请教呢。

    同时,大姐又是一个兴趣广博和有着浪漫性情的人,她说,她最惬意的事儿,就是开着自己红色的雪佛兰轿车,到碧波万顷、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或麦田去,将车停靠在地边上,她独自一人嗅着田野的馨香,沐浴微风的轻拂,静观大自然的壮美,享受心灵的回归。

    她本是一个有着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儒雅谦和的学者风范的女性,无论于公于私,她经常要到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地去,可无论去哪儿,她不是拍了自己的美人照,而是拍了很多纯艺术性的风景照回来,做成专业的艺术摄影作品,保存在自己电脑的文件夹里。

    从北京回来,我给大姐发了一个短信:难忘北京,难忘颐和园,美丽神奇的邂逅,终生难忘的经历每每想起,都让我对大姐心存一份敬重,一种依恋,一份感动,一种幸福!

    大姐便用手机回言:佛说,前世500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缘聚北京也可能是前世经历过千万次的回首吧!大姐是个经历过人生苦难的人,我希望我所有的朋友幸福快乐,更祝你快乐永远!

    不管未来怎样变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都是人生幸事。更难得我们彼此敬重,彼此欣赏,身心放松并释怀是中年难得的收获。

    我们虽因网络相识,却因思想走近,在这个复杂和各种欲念横流的社会里,难觅一片心灵静朗的天空了。我在虚拟和现实中感悟到了你心灵深处的澄清与洁静!

    让我们珍惜这份真实的情感、这份浪漫的情怀、这份美好的回忆,这份纯静的友谊老弟再有机会来,我们换个地方玩儿!

    这段经历,让我常常自省,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会碰到许多熟悉和陌生的人,既使是身边经常共事的人,要想达到心灵的默契与交融,都是很难的。而在男人与女人的交往中,则更被染上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暖昧与流言。所以既使在闹市中,在拥挤的人群里,往往难解心的孑立与落寞,诚如鲁讯说的那个独自在古庙里用功的书生,不敢看那百草园墙头上美女的脸一样

    但与大姐交往,迥然不同,如清风明月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