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北左河文集 > 江城二

江城二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北左河文集 !

    在中国,有江的城市很多,这里我所说的江城是指武汉。武汉,看似一个城市,却被流经这里的长江和汉江一分为三。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区域隔江相望。我此次到武汉,主要的目的便是来看一看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看一看流经中游的长江。

    我于16日从山西出发,乘火车到临汾。在临汾,我换乘凌晨3点多的火车前往武昌。从临汾到武昌,从北向南火车要经过山西省的南部和河南省的全境,再经过湖北省的广水等几个城市,才能最终抵达。火车到达武昌车站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吃了一些晚饭后,我在车站附近一家旅馆留宿。一觉睡到了天明。醒来后,我退了房,与旅店老板了解了黄鹤楼的位置后,我开始了武汉市的城市之旅。

    我沿着中山路走,又经过武珞路。在武珞路一家小商店里我买了一瓶水,顺便又与店主打听了黄鹤楼的位置。店主说继续往前就到了。果然,在过了武昌图书馆的时候,右前方不远处,一座不同于周边现代化建筑的高大古楼跃然眼前,那便是著名的黄鹤楼,而将它高高托起的正是龟蛇二山中的蛇山。一座红黄色的古楼与一座郁郁葱葱的绿山构成了美丽的画面。我朝着黄鹤楼的方向走去,但并没有直接走到它的前面,而是先走它的侧后方。穿过蛇山下方的一个桥洞,左拐,走过一截略窄一些的街道,再左拐,我才绕到它的前面。那里,我爬上两段台阶,才来到黄鹤楼的正门前。门里先是一个白塔,再往后便是黄鹤楼。门外有给游人照快照的,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到来。

    黄鹤楼,与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一同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它最初是武昌城守军的瞭望楼,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著名的名胜景点。黄鹤楼的出名因为它身边的风景,龟山、蛇山、长江,一幅壮美的画面;黄鹤楼的出名更因为那些赞美它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不再是军事重地,它已经成为文人的象征、文化的象征。

    既然登上黄鹤楼能看见长江,我想长江便定在不远了。我辞了黄鹤楼,朝前走去,果然不远处便是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建成,是中国万里长江第一桥。我走上桥面,先是一段引桥,然后才是正桥。一踏上正桥,我向桥下望去,长江宏伟的气势扑面而来,震撼着我。几百米宽的长江水从桥下流过。

    大桥高80米,站在这里眺望,我想会比黄鹤楼给人带来更多的感觉。与大桥相比,黄鹤楼只是一个点,而大桥却是一条线,一个点上看到的只能是静止的画面,而一条线上看到的却是流动的画面。我走走停停,俯视,远眺,回望。桥下是宽阔的长江水,一艘艘装满沙子、集装箱的货轮起航;前面是龟山,山上有晴川阁、电视塔,后面是蛇山,山上有黄鹤楼。江的两边,一座座楼房排满两岸。一条长江,三座城。

    从长江大桥上下来时,我走的是桥头堡的台阶。不知什么缘故,台阶在中途突然挡了一块“游客止步”的牌子。人们只能乘坐电梯下桥,电梯不是白坐的,要花两元钱。呵呵,我知道了,我想到了电视剧中“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台词。当然,你坐人家电梯,怎能白坐?但让我不解的是,不知何时起行人过桥也成旅游了!

    下了大桥,便是汉阳,我来到江滩,这里有美丽的公园。公园的江堤上有树,有花,有草坪,有长椅。我坐在长椅上,头顶有树遮阳,江风吹来,格外凉爽。公园里还有其他一些游人,他们有的在漫步,有的在闲坐。那坐着的,出神地望着江面,或许他们也在静听江水扑打堤岸的美妙声音。

    除了自然景观,公园里还有不少文化景点。这里有大禹治水的故事。故事被被记录在诸多石雕上,我最为注意的有两处。一处是镇江柱石雕,另一处是龟蛇锁江石雕。镇江柱石雕,高6米,上面记录着大禹治水镇水怪于龟山。龟蛇锁江石雕讲述了龟蛇两山名字的来历。据说,长江有水怪兴风作浪,很难制服,天帝派龟、蛇二将助禹战胜水怪,龟蛇二将后变为二山,锁住长江两岸,将水怪永远镇住。看来这龟蛇二山还真是重要,有了它们,长江之水才会在这里变得风平浪静。当然,这虽是传说,但我宁愿相信。但愿龟蛇二山常在,长江之水永远造福百姓。

    从公园北边出来,我沿着滨江路向南走,沿途经过铁门关和晴川阁。晴川阁正在进行维修,不能进入。我看了看景点的导游牌,上面介绍,它与黄鹤楼、岳阳楼、仲宜楼一同被誉为“楚四名楼”代表着独特的楚文化。

    穿过武汉长江大桥桥洞,我继续往南,沿着汉阳江滩的南边行走。我边走边看边听,指尖江畔树上开着红色、粉色、紫色的花朵,树间能听见鸟儿的叫声,长尾巴、白脖子的鸟儿在树枝间欢跳。我感觉到这儿的鸟要比我们北方家乡的鸟种类繁多,这或许是长江的缘故。看过花儿、鸟儿,我又转身看远眺,正能看见长江对岸蛇山上的黄鹤楼。我想现在我若是在对岸向这边远眺,定能看见这边龟山上的晴川阁。

    哦,居然有人敢在长江里游泳!我开始羡慕起南方人的水性来。大人、小孩、老人,我遇到不少人,不管年老年幼,他们竟然都敢在这长江里游泳,我开始对我这个不识水性的旱鸭子感到遗憾起来。

    继续往前走,我路过几个渡船处,有货船、客船停靠在岸边。再往前,我离开江滩,沿着鹦鹉大道走。期间,在一家饭店吃了午饭,顺便作了短暂的休息。出了饭店,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后,我又重新取道江滩,我想看一看越往南走江滩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风景。最后,我走上了五里后堤。在那里,我发现临水的江滩不再是混凝土了,而是变成了原始的泥土江滩,江水拍打着岸上的泥土,长江回归了本来的面目。

    弄清江滩的自然面目后,我开始往回走。返回的路上,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街上的行人,有的打着伞,有的手里拿一块毛巾,甚至有的把毛巾顶到头上。但即使这样,人们还是被热得汗流浃背,都忙着去寻找树阴。这时,经过半天的行走后,我也感觉有些疲累,什么都不想做了,只想快一些返回到江滩公园,找一个椅子或坐,或躺,好好休息一番。十几二十分钟后,我终于来到公园的树荫下。这的确是一个休息的最佳场所,人们在这里纳凉,游泳,交谈,躲避着夏日的炎热。此时,岸上不时地有微风吹来,我的身体再一次感受到了清爽。

    太阳西斜时,天气不再炎热,我从江滩公园出来,朝着龟山走去,它掩映在一片浓密的树林中。

    龟山上,有一村庄,是为建桥新村,各种新旧房屋高高低低建在山上。我沿着小巷进入村庄社区,路渐趋升高,一直延伸至山上。山上有密密的树林,林中有石阶,有小路,有石凳,供人休息乘凉。连接龟山、蛇山的大桥便从山的中央由西向东穿越而过。我下了山,再往前绕行,经过一条街道,走上大桥的引桥。引桥两侧全是茂密的树。

    正桥上,我再次俯视,远眺。桥下有江滩,有水上乐园,桥上人行道铺设有塑胶。傍晚的凉风从脸上吹过,江边的船只正在装载货物,远处另有大桥。我极目远望,水天一色,两边的城市像是消失了一样,眼前只剩下浩瀚的长江水。桥上下来,天色已晚,我结束了一天的旅程。晚上,我想着龟山、蛇山、长江,想着武汉——美丽的江城了。

    第二天,我本来想去东湖,却意外地来到武昌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结果在这片二层的近代风格红楼建筑外坐了很长时间。坐在这里,有红楼为伴,还能欣赏到离它不远处的黄鹤楼,这真是一个难得的远离城市喧嚣的好地方。在我落座期间,有游人断断续续路过这里前往黄鹤楼。

    从武昌起义红楼离开后,我又往前走,一路经过长春观、起义门、回族学校等一些地方。看到一些宗教、历史与民族的文化痕迹。

    当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我决定不再继续逗留,虽然还有一些地方未去,但我要回到火车站,以便能够及早地买到车票,好赶往我旅途的下一站。

    中午两点多的时候,我买到了下午四点多的火车票,前往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