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淀青羽文集 > 白洋淀冀人心底永远的挂念

白洋淀冀人心底永远的挂念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大淀青羽文集 !

    白洋淀水域辽阔,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被誉为华北明珠。

    这里四季景色分明,景随时移,水光天色,美不胜收。春天,芦苇出水,满淀青翠,尽展一片蓬勃生机;夏天,淀水涨满,鱼跃水面,绿苇摇曳,菱叶灿灿,荷花吐艳,淀内白帆点点,到处展现出一派水乡景色,使人暑意顿消;秋天,芦花纷飞,稻谷飘香,鸭鹅成群,莲菱遍布,鱼跳水面,蟹肥味香,小舟穿梭往来,渔歌此起彼落;冬天,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片碧玉,恰似一幅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冀中的原野之上,展现给你别样的北国风光。

    白洋淀是我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由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关于白洋淀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其一,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势。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其二,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己,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其三,在众多淀泊之中,百亩以上的大淀有99个,以白洋淀最为著名,因此称之为白洋淀。由此看来,白洋淀自古就有。

    白洋淀因水得名,因水誉满华夏。白洋淀的大致轮廓形成以后,经历了一个兴起、扩张与收缩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雨量不足导致白洋淀蓄水量减少,水面收缩,再加上人类在退缩地上活动频繁,到西汉时期,形成了今天白洋淀的大致轮廓。东汉以后,白洋淀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尤其以人为因素为主。东汉末年曹操出于军需运输需要,开凿白沟、平虏、利漕、白马、鲁口渠,使清、漳、沽、滹沱等同归于海,即今海河水系;隋修通永济渠,使太行洪沥排泄受阻,形成“莫有九十九淀(今白洋淀)”形势;北宋抗御契丹侵扰,采取“导水实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的办法,开河引水与淀泊相连,构建屯田战线,同时淀边筑堤抵御洪沥;元明定都北京以后,修建宫殿不惜大肆砍伐太行林木,造成白洋淀上游河道淤塞,洼淀淤积退缩,以至于“地可耕而实,中央为牧马场”直至1517年“杨村(今潴龙河)一河决入,始成泽国”;清代,针对堤防矮薄常溃堤为患,提出“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改建赵北口旧桥成“十二连桥”为南北旱路与东西水路的交通要冲。但由于乾隆年间划分东西两淀界限,致使白洋淀的面积缩减十分之九有余;民国抗战则利用芦苇丛蔽、壕沟相连,形成了水上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挥清风店、解放石家庄战役,给这古老的淀区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任何一处风景名胜,都缺失不了文人的再创造,白洋淀也不例外。因此“水会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菏开十里,无劳梦魂到苏堤”“适来适去一苇间,四时风浪舒心颜”成就了传诵白洋淀的经典,流传至今。而我重点要说的是白洋淀的雁翎队。白洋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现在仍被全国人民颂扬。

    自1991年开始,每年的7月23日至9月23日,白洋淀都会举办荷花节,目的就是为了塑造白洋淀的品牌形象,提升白洋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7月的白洋淀风景宜人,姿容俏丽,刚出水面的荷花在重叠的荷叶之间或举或藏,或开或闭,或躺或卧,浑然天成,充满野趣,因此7月的主题是“出水芙蓉”8月白洋淀荷花盛开,红白相间,亭亭玉立,分外纤妍,因此8月份的主题是“百里荷香”9月白洋淀的夜晚,淀风习习,蛙鼓阵阵,万亩荷塘翠叶叠盖,荷花清影缥缈可见,因此9月的主题是“荷塘月色”

    总喜欢将白洋淀与西湖进行比较。西湖,历代文人墨客的造访与宣泄,让人领悟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却不禁给人一种悲壮、沧桑和遗憾。相形之下,白洋淀多了几分清纯,几分亲情,几分惬意。没有什么与历史牵连的故事传说,没有文人骚客过多的喧嚣指点,更没有过多史册的遗弃和后人的垒砌,有的只是恰如其分,有的只是天造人和、清爽怡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白洋淀同样用甘甜和淳朴孕育了广大的淀民。淀民同样也善待着大淀,以艾青大堰河般的情感孝敬着大淀,珍视着这片养育他们的生活空间,维系着这片陶冶他们的生态湿地。

    现在白洋淀承受着潴龙、唐、府、瀑、萍、白沟引河及孝义河等河道洪水。因自然和人类双重影响,有时汪洋一片,有时干涸。几度干涸的白洋淀在跨流域、跨河系引调水之后,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自1997年以来已经实施了17次“引水济淀”最近的一次就是2009年冬天的“引黄济淀”调水。在刚刚接受了母亲河黄河的补给之后,白洋淀的秀美再度呈现在世人面前。茂密翠绿的芦苇荡,和着婆娑的杨柳,将大淀映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就连淀里的村庄也被水滋润成红绿色。清晨,蓬勃升腾的水汽笼罩在大淀之上,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蛙声群起回荡引起的阵阵鸭鸣,让你难以辨认哪一个是鸭鸣,哪一个是蛙啼,一切都昭示着忙碌一天的到来。两弦站满鱼鹰的小舟,撒网归来的船儿,装备齐全尚待出发的游船,都在闸口汇集,人们一边互相问候,一边感叹这久违的愉悦。撒网起起落落,鱼鹰吞吞吐吐,船桨拨拨划划,水流缓缓急急,苇丛摇摇曳曳,水鸟飞飞停停,陌生的水体潜伏着熟识的意绪,零乱而有序地传递着对水的执著,对水魅力的领悟。休憩的船夫,在给舱里的鱼瓢水之后,习惯地浍起一瓢,先是放在鼻间嗅一嗅它的灵气,然后一饮而尽,随后牵绳解缆,挥桨而发。缆绳一抖,牵动着整个大淀的生命;船桨一翻,翻动着全部冀人甚或全部国人奔涌的心海。

    白洋淀四周堤防环绕,南有淀南新堤,北有新安北堤,东有千里堤,西有涨水熔堤。当你踏上环淀堤岸,举目眺望,碧绿的芦苇,清澈的淀水,微风拂面,苇浪滚滚,波光粼粼的美景会落入你的眼帘。这里是鱼儿的故乡,是鸟儿的家园,是天然的大氧吧。

    对白洋淀情有独钟,总有一种说不尽的情感。工作的第一个水文站就在白洋淀畔。白洋淀孕育了我事业的生命,更哺育了一代代淳朴的渔民。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无法离开白洋淀,离不开这种亲昵地道的水乡文化,离不开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绝伦的生态湿地,离不开这无数淀民和冀人心底的期盼与挂念。这里是我水利人生的起点,也将是我奉献一生的终点。我爱白洋淀。